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波兹南联合国气候大会各方立场盘点

Eedu.org.cn 作者:刘向 魏建华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

  去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目标是2009年年底前完成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时隔一年,12月1日至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又将在波兰的波兹南市召开,欧盟、美国、77国集团和中国等主要谈判方的立场和关切值得关注。

  欧盟承诺率先量化减排

  欧盟2007年3月通过一项能源战略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至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消耗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欧盟计划今年12月通过相关法案。

  欧盟环境部长理事会今年10月发布文件称,预计在2009年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的协议,应当把全球气温的上升限制在不超过工业化时期前2摄氏度的水平,这要求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削减50%。为此,发达国家必须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5%至40%,到2050年减少80%至95%。

  欧盟希望通过自己率先量化减排,推动美国和其他国家在减排问题上达成一项全球协议,但欧盟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以及意大利不久前就表示担心量化减排损害本国工业,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

  美国消极态度有所转变

  作为主要工业化国家中唯一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美国加入“巴厘岛路线图”谈判进程本身是一个积极变化,但美国实质的立场还没有出现根本转变。

  美国总统布什今年4月发表讲话称,美国能够实现在2025年前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停止增长的目标,并且之后排放量将开始下降。在今年7月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美国与其他成员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方一道,通过谈判实现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现在的基础上减少50%的长期目标。美国在设置长期量化减排目标上作出了“有条件的”让步,即要求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近期发表了不同于布什政府的气候政策言论,预示着美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可能有大的突破。奥巴马11月18日说,他明年1月上任后将带领美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帮助开创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新时代。

  发展中国家呼吁技术转让

  近50个非洲国家的环境部长最近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气候变化的《阿尔及尔宣言》。《宣言》要求改革和扩大清洁发展机制,使非洲国家从中受益;要求有关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向非洲转让技术,帮助非洲国家防治沙漠化,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森林资源。

  此外,小岛国联盟11月在新加坡召开会议,同意在波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4次缔约方大会上协调立场,以确保最容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国家,特别是小岛国中的发展中国家及最不发达国家所严重关切的问题得到解决。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今年11月,中国和联合国在北京举办了“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中方强调建立有效的技术开发与转让机制。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倡议,为进一步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提供充足的、可预测的和稳定的资金支持,设立“技术开发与转让基金”,用于激励技术开发与转让,并为发展中国家应用相关技术提供能力建设支持。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