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北极冰融催生“新北方文明”

Eedu.org.cn 作者:邓鑫    资讯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1

  位于北极的挪威朗伊尔城斯瓦尔巴雷达站。这个雷达站是全球纬度最高的雷达站。

  “新北方就要出现了!‘四股力量’将使新北方国家步入21世纪经济的繁荣期。”由美国地理学家劳伦斯・史密斯在其新书中对2050年的地球做了生动的预测。这“四股力量”是: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全球化以及气候变化。

  世界人口正在膨胀,野生物种正在消失,环境日益恶劣,而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仍在增加。因此,我们将把什么样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呢?史密斯用最新的全球模型研究来构建一个2050年的世界。结果有好有坏,8个新北方国家依靠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北极航道的巨大优势,经济将日益繁荣、强大,政治稳定,并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体,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北方大城”。

一只北极熊在楚科奇海域的一片浮冰区上行走。

北冰洋美丽的“冰上融池”。

  “新北方国家”将步入繁荣期

  “撇开美国的阳光地带,新北方就要出现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学家在他新出的一本书上预言。随着全球四股力量(增长的人口、对资源的需求、全球化以及气候变化)上升,新北方国家被认为将步入21世纪经济的繁荣时期。

  在未来4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40%,人口相对较少的加拿大、斯堪的纳维亚、俄罗斯和美国北部地区将成为强大的经济体和移民输入国。劳伦斯・史密斯在9月23日出版的新书《2050年:四股力量塑造新北方未来文明》作出了这样的预言。

  全球气候变暖在大肆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寒冷的北极释放了封存已久的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这使当地居民富裕起来并且吸引着更多的移民涌入。随着全球其他地方的自然资源日渐枯竭,新北方国家的这些资源就更有价值,更加珍贵。

  “在21世纪,新北方国家在众多方面都有着很好的前景,即便考虑到油气开发过快及由此带来的气候暖化威胁着新北方独特的生态系统,也无法改变新北方国家的优势。”美国加州大学地理学家史密斯在书中写道。

  此外,史密斯在书中还对新北方做出了其他预测:新海运航线将在北极夏天开启,届时欧洲将实现500年来“大西洋―远东”直接贸易的梦想,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加拿大油气资源的储存量将位居第二,成为储存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国家。随着而来的是该国的人口迅速膨胀,增长速度超过30%。这人口增长速度与印度相当,是中国的6倍。由于气候的变化,新北方国家将成为全球农作物产量可能会增长的少数地区之一。新北方国家将成为美国、欧盟和“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届时,新北方国家的淡水资源可用于出口,运送到其他区域,这些国家将因巨大的淡水资源储量而被世界所羡慕。

  一批“新北方大城”将出现

  史密斯预计,发展中国家中人口超100万的大城市将因水资源、能源匮乏问题而遭受沉重的打击,而这些城市还要设法应对农村人口的大量涌入。但在新北方就不是这样。届时,全球变暖将使高纬度的新北方国家的冬天不那么严寒,居住适宜度大大提升。而且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将使人们转向天然气和非传统油气,新北方国家将迎来新的经济繁荣。“到2050年世界其他地方将面临各种威胁,例如水资源稀缺、海岸洪水或热浪的侵袭,而新北方国家对这些威胁具有免疫力。”史密斯说。“新北方国家的城市不断涌现,并且全球化程度、居住适宜度和安全度都会相当高。”

  在未来40年里,一些北方城市在规模上将更加庞大,在地位上显著提高。这些城市包括: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西雅图、卡尔加里、埃德蒙顿、明尼阿波利斯、渥太华、雷克雅未克、哥本哈根、奥斯陆、斯德哥尔摩、赫尔辛基、圣彼得堡和莫斯科。

  “这不等于说像伦敦和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就变成空旷的荒野,”史密斯说,“即便到2050年,伦敦和洛杉矶的人口还是远比北方城市的人口多。但是很多目前人口稀少的北方城市将会成为未来知名的“大城”。

  在史密斯提及的未来10大港口中,只有3个港口(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湾、加拿大的丘吉尔港和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是我们熟悉的。未来受益于北极航线的城市还包括格陵兰首都努克、挪威的哈默菲斯特、希尔克内斯和特罗姆瑟,俄罗斯的阿尔汉格尔斯克、杜金卡和摩尔曼斯克。

  史密斯预计,尽管这些城市的传统文化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但是北方国家的本土群体很乐意分享财富。随着越来越多自主协议的签订,美国北部、加拿大和格陵兰的本土群体开始着手开发自然资源,而气候的变化也更利于他们开发资源。

  “北方原居民被描述成气候变化不幸的受害者,他们显得很不乐意,”史密斯说,“他们也需要自然资源来增加收入,至少在北美是这样的。”

  研究写这本书并没有使史密斯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但让他在很多方面乐观起来。“就像1803年购买路易斯安那一样,世界新城市正在兴起,他们拥有广阔的大陆和丰富的资源,人类将为应对四股力量日益向北看。”

  2050年地球水资源更稀缺

  作为一个研究北极的科学家,史密斯致力于研究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并时刻敲响全球气候变暖警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超过1000个北极湖泊消失。探索杂志将史密斯的探索成果列入2005年前100大科学发现中。

  为搜集大量的北极资料,加深对该区域的了解,史密斯于2006年对北方边缘地区进行为期15个月的走访,并评估全球变暖对该区域造成的影响,特别走访了土生土长的加拿大因纽特人和斯堪的纳维亚的萨米人。他拜访过猎人、驯鹿放牧人、渔民、农民、石油公司主管、生物学家、气候学家、海洋学家、土著长老、餐馆经营者、小镇市长和联邦官员。然而,他所发现的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我不厌其烦地问他们关于气候变化的事,”史密斯说。“他们叹了叹气,说‘这里有个炼油厂,所有菲律宾移民都涌进去。’”大约过了2个月,我意识到除了气候变化问题外,还有像炼油厂那样的企业不断出现。气候变化对很多当地人来说是主要的威胁,但绝不是唯一的一个。

  事实上,气候变化只是四股“全球力量”中的一股。同时他还指出,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资源慢慢减少,这将促使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整合。

  “我去那里是为了写一本关于气候变化的书。”史密斯说,“结果回来时写了关于世界及其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的书。”

  史密斯在书中警告说,不要期望风、阳光和氢能源技术能够缓解温室效应的影响。到2050年,全球能源仍然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事实上,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将迫使世界选择像煤那样更脏的能源,而不是像水力发电那样的更清洁的水能源。

  史密斯预计,届时全球潮湿的地方将更潮湿,干旱的地方将更干旱,天气更加变幻无常。由于受到各方面威胁,野生动物将遭受自从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之后最大规模的灭绝。气候的变化将野生动物驱赶到往北方向的高纬度地带,这将促进南北方物种的杂交。

  我们从人类人口繁荣的轨迹可以看出水资源稀缺是最具威胁的一个。 北非、近东地区和南亚的水资源需求已经远远超过其储量,而未来这种情况会继续恶化。由于世界水资源稀缺,在今后十年内,人们将设法从外层空间引进更多的水资源。

  北极航线将实现“欧亚直航”

  虽然书中描写的是40年后的事情,但是关于北极航线的说法已初显端倪。几个世纪以来,海员们都梦想着能找到一条可行的“欧洲―亚洲”直通航线,他们前仆后继,不断有人因此而丧命,但还是没人成功过,直至2009年9月下旬。两艘德国货船在从俄罗斯远东地区海参崴通过一条曾经无法通行的北极航线,经过一个月的航行,历史性地抵达了荷兰鹿特丹港。

  这个总部位于德国不莱梅的公司打造了两艘特制的坚固货船“贝尔卢加兄弟会”(the Beluga Fraternity)和“贝尔卢加前瞻号”(the Beluga Foresight)。正是这两艘货船通过北极航线,为公司节省了10天时间和每艘船30万的费用,而通过传统路线“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则需要航行11000海里。

  “我们很自豪,也很高兴成为第一个成功穿过东北航线的西方航运公司。”贝尔卢加公司感慨。该公司计划将这一航线列入正式商业航线。

  但科学家表示,北极冰盖正以惊人的速度退却,使得公共水域出现大量固体浮冰,阻碍了航线。所以这一新航线仅仅是一种可能。

  几年前,美国一份地质勘探研究报告就预计,世界上剩余未开发的25%的油田和30%的天然气储存在快速退却的北极冰盖里。与此同时,北极渔业资源也打开了开发的大门。

  这一报告促使俄罗斯交通部采取措施以控制国家的海运航线。海运部门主管亚历山大・达维登科表示,管理北部航线的新部门成立,负责建立基础设施和监督关税。而且海运部门还负责建造至少一艘大型核动力破冰船以增补现有的六艘。

  今年8月中旬,一艘载有天然气冷凝货物的油轮将从俄罗斯启航并进行经常性地经北极航线航行的可行性研究。而俄罗斯北方商业舰队公司也准备在今年进行第一次从摩尔曼斯克经北极到东南亚的通航尝试,届时将会派出破冰船沿途护送一艘大吨位油轮驶往目的地。

  基于德国货船成功通过东北航线,挪威巴伦支秘书处顾问丹尼尔森表示,挪威Sydvaranger公司也正准备从希尔克内斯出发通过北极航线将铁矿石运往中国。如果这次运输成功,以后将有更多的商船通过此航线。与经由苏伊士运河的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航程将缩短约三分之一,亦可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量。

  新闻背景

  北极资源争夺战

  早已白热化

  随着北极冰的加速融化,各国都争相尝试开始新的北极航线,而北极上丰富的资源早已被北极沿岸各国觊觎。早在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就率先宣布对北极享有领土主权。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抛出“美国在北极地区有着独特的关键性利益”的论断;丹麦紧随其后也提出北极罗蒙诺索夫海岭与格陵兰岛连在一起,以证明丹麦对北极资源拥有合法权利;俄罗斯则表示北极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是俄罗斯的专属经济区。

  2007年8月,当俄国家杜马副主席奇林加罗夫率领科考队员在北冰洋洋底插上俄罗斯国旗,新一轮的北极争夺战再次引爆,美国随即派出科考队前往北极地区,加拿大也宣布计划在北冰洋水域建立军事基地,并在北极圈内举行了多兵种的联合军演。

  北极沿岸五国除了争夺北极主权外,还极力开发北极资源。无论气候变化状况如何,北极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工作都没有中断。由国家控股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已开始从巴伦支海近岸的Snoehvi油气田开采天然气。而俄罗斯也在开发其北极近海的大型天然气田Shkotman。此外,俄罗斯正在建造新一代原子能破冰船,以保证俄罗斯勘探北极地区的资源。

  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当然不甘落后。美国海军积极应对北极地区不断升级的军事竞赛。2009年10月,美军宣布将在北极部署一支被称为“大绿舰队”(Great Green Fleet)的航母战斗群,试图凭借航母保持在北极的强大的军事存在。美国海军气候变化应对特种部队还在北极部署更多的人员,并评估在北极部署舰队、研究从水面战到燃油泄露处理等各种方案。届时,美国海军还要扩大在北极地区的训练,并监视外国的军事行动,比如加拿大的“北极熊”军事演习。

  本版撰文 邓鑫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