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沼气灯点亮白尼罗河

Eedu.org.cn 作者:吴文斌    资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2

  近日,记者从苏丹首都喀土穆出发,沿白尼罗河南下,行程300公里,奔赴白尼罗河州拉拜克市塔巴特村,出席我驻苏丹使馆捐建的沼气示范项目通气点火仪式。

  在塔巴特村村民阿卜杜·曼苏尔家厨房,我驻苏丹大使李成文亲手打火,点着了煤气灶,两个灶眼火苗蹿得很高、很旺,村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在另一农户的客厅,白尼罗河州副州长穆罕默德按下按钮,只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客厅吊顶的汽灯就被点亮——虽然是大白天,也十分耀眼,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曼苏尔夫妇心花怒放,乐得合不上嘴,望着炉灶上的火苗,竖起大拇指对记者说:“我们衷心感谢中国朋友为我们送来了光明和新能源,希望中国朋友进一步帮助苏丹普及和推广这项清洁能源技术,让更多苏丹人受益。” 

  这一沼气捐建项目的创意者是李成文。他告诉记者:“去年11月8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发展中非合作的8项新举措,其中就有要帮助非洲建立100个新能源项目,还专门提到了太阳能和沼气。恰好,在与我援苏高级农业专家交谈中,我了解到苏丹拥有发展沼气的巨大潜力,顿觉眼前一亮。”

  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广人稀,但全国只有30%的人口能够用电照明,在广袤的农村和偏远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通电,更谈不上供气。因此,根据苏丹的国情,帮助农牧民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建设户用沼气项目大有可为。虽然中国曾在突尼斯等国建设养鸡场沼气发电项目,但户用沼气项目在非洲几乎还是空白。看准目标,说干就干。经过咨询专家,我驻苏丹使馆决定在畜牧业比较发达的白尼罗河州塔巴特村捐建25套户用沼气设备。

  今年7月份,使馆与中国安徽星野生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约。这是使馆捐建的示范工程,星野公司非常重视,现年74岁的公司董事长张志础率两名技术人员亲力亲为。白天帮助和指导村民建沼气池,晚上进行技术辅导和培训。老人忘我的工作精神深深打动了村民。

  塔巴特村沼气试验项目点火成功后,邻村纷纷要求向塔巴特村学习,搞沼气建设。

  塔巴特村的成功也大大鼓舞了白尼罗河州、农业部和妇联的领导和民众。白尼罗河州主管领导第二天就向国家农业部提交报告,申请在全州8个县农村全面展开试点,推广和普及建设沼气这一利国惠民的工程项目。

  关于今后中苏、中非在清洁能源——沼气建设领域合作的前景,张志础表示非常乐观。他说,非洲国家的气候非常适合沼气的生成,有发展沼气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非洲国家政府可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户用沼气项目,它不仅符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要求,而且可能在资金上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非洲开发银行的支持。此外,非洲国家政府和企业再出一点钱,资金问题就有望解决。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