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现称全球变暖使水循环逼近失衡点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的马丁·荣格(Martin Jung)及其同事们对1982年至2008年间的蒸散量(即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耗水量)趋势进行了计算。他们发现,蒸散量在1998年之前一直稳步上升,但此后这一趋势被扭转,通过水循环进入大气层的水分量开始下降。
研究组成员之一、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史蒂芬·朗宁(Steven Running)说,在有些地区,气温上升使得地面所有能蒸发的水分都被蒸发了。虽然这些水分会以雨水的形式返回地面,但大部分会降落在别处,而不再降落到像澳大利亚这样炎热干燥的地区。
该研究小组认为,现在的大气层变得更温暖,因此能够有效地捕获和容纳更多水分。这样,留在土壤中可供维持水循环的水就变少了。朗宁解释说,也就是“有需求,但没有供应。”。
从卫星拍摄的图片来看,土壤水分下降趋势最严重的是南半球,尤其是南美和澳大利亚。朗宁说,“从全球范围看,我们发现干旱问题变得更严重,延续时间更长”。
瑞士联邦技术研究所的马丁·怀特(Martin Wild)认为,气温上升是一个十分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是空气污染使太阳的热量被大气层阻隔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他认为,由于发达国家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污染曾在上世纪90年代呈下降趋势。这增加了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提高了蒸散率。但是这一改变在上世纪末停滞下来,与此同时,蒸散率停止上升。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