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个全国湿地分布遥感制图完成
宫鹏介绍,2008年4月以来,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赵魁义、周德民等著名湿地专家指导下,利用新的分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13个类别,得出更精准的数据,即我国湿地总面积已减至30.8万平方公里。“尚未发表的这组数据更具科学性”。
研究发现,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东北和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湿地,目前三江平原和洞庭湖湖区的大量湿地已被转作农业用地。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不少湿地被直接转化为建设用地。
“湿地是有机碳的汇聚地,湿地用途的改变,在无形中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宫鹏介绍,尽管湿地总面积大幅减少,但人工湿地却在增加,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新建了大量以渔业养殖为目的的人工湿地。而人工湿地生态功能单一,不能发挥天然湿地的大部分生态功能。他说:“天然湿地为大量的微生物、湿生植被、鱼类和野生鸟类提供了栖息环境,本身是个物种丰富的基因库,它的破坏意味着地球上物种资源的损失和上述重要生态功能的丧失。”
此次湿地遥感制图的完成,能为我国刚刚启动的湿地大调查提供资源配置依据,为长期湿地变化监测打下基础。
同时,由于湿地与血吸虫病、疟疾、禽流感等与环境相关的疾病传播息息相关,及时掌握湿地分布和变化状况,能为深入了解疾病传播途径提供重要的环境参数。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