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科技政策前瞻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小组
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演进,科技创新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日益凸现。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正在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巩固与提升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美国从危机中复苏。
如何认识奥巴马科技战略思想?就意识形态而言,民主党奉行自由主义,代表社会中下层及弱势群体,强调社会平等。可以预见,奥巴马政府将延续民主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并将其贯彻到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也将会决定未来美国科技政策的基本走向。在经济领域,杜鲁门经济政策“逆风行事”,肯尼迪和约翰逊“顺风而为”,克林顿推行传统凯恩斯主义与保守主义相结合的新凯恩斯主义政策。总体上看,历届民主党政府大多数时期都奉行积极干预,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从这一政策导向出发,强调科学技术的利用,保证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无疑是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的主旨。2008年美国大选,民主党同时掌控了白宫和国会。之后,奥巴马成立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提出设立首个国家首席技术官。政策决策方面更为统一的支持,科技管理上更为科学的机制,将促使奥巴马在科技政策措施上更加有为。例如,奥巴马强烈支持扩大干细胞研究,同时提出加强有效监管等,一系列主张凸显其反保守的积极作风以及谋求如何利用科技进步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务实风格。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单边主义已受到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抵触,美国必然回归多边主义。同时,在科技领域呈现知识细化、综合化的趋势,科学研究规模也越来越大,投入越来越多,许多全球性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共同利益。美国必然改变单方输出技术的状况,针对各国科技优势,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以求实现共赢。我们必须注意到,美国历届政府政策存在着很强的承接性。在实际政治实践中,民主党和共和党执政时期的相关政策决非泾渭分明,而是存在很多相通相融之处。奥巴马政府在延续历届政府的科技政策前提下,极有可能向生命科学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这两个重点领域集中,并通过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奥巴马科技政策取向何方?奥巴马在竞选中承诺加强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并将其作为本届政府的中心要务,由此而获得包括美国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科技界的广泛支持。有理由相信奥巴马将在科技领域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
1.加强科学决策,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奥巴马承诺,新一届政府官员都将在尊重科学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决策。为此,他会采取以下举措:第一,任命拥有坚实科学和技术背景、正直和客观的人出任高级管理职位,他们的决策要整合科学和技术建议。第二,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首席技术官员职位,以增进跨部门的技术合作。第三,任命能够在科学技术的核心事务上提供独立建议的专家,加强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作用。第四,通过发布总统令,清晰指导政府出版物的评估和发布,保证及时、准确地发布结果,恢复政府决策过程的透明。
2.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奥巴马相信,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是确保美国未来有更健康生活、更好能源、高级军事力量和高收入工作职位的根本所在。并认为,当前美国对科学和工程学中几乎所有学科的投入都明显不足,已经威胁到美国许多核心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承诺对基础性研究资助将“持久而可预见地增加”。
3.利用科技手段化解经济危机
最近奥巴马公布了经济复苏计划五大内容,这五大措施重在提升美国基础设施能力,对科技支撑手段提出了较强需求。具体内容包括政府节能,启动50多年来国内最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史上最大规模的学校硬件升级活动,改进医疗状况和普及宽带网。4.吸引优秀人才
奥巴马政府正酝酿制定全面的移民改革方案。其中包括通过改革合法永远居留签证项目和临时项目签证的程序,实行更宽松的绿卡政策和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计划,设立教育资助计划和移民改革的配套计划等措施。解除因联邦移民制度的低效而给地方政府造成的不公正负担等。5.规划迎接未来挑战的科技重点
一是采取鼓励措施,加快将生物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治疗手段。二是严格限碳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传统能源供给的自主和安全,支持有助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新技术研究,投资绿色能源,倡导“绿色就业”,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确保美国能源安全。三是支持拓展干细胞的研究。四是关注航空航天,支持空间项目。五是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反恐能力。6.鼓励民间合作参与科技计划
按轻重缓急去除联邦机构与公众、私人和非营利组织间的障碍,确保创新中有更好和更高效的合作。无论是设立民用空间项目计划,还是组建公私合营企业来探索清洁煤技术的商业化模式、鼓励私人投资进入宽带服务领域等,奥巴马政府将会积极推动民间参与科技的开发和利用,以保持美国的创新活力和经济增长。7.加强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
奥巴马认为美国应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在能源、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上施加影响。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创建“全球能源论坛”,重新加入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以此途径恢复美国的领导地位。同时,在碳捕获和碳截存技术,疟疾和其他疾病研究,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和国际直线对撞机等具有挑战性的科研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以平衡联邦研究经费。我国怎样应对?显然,民主党积极务实的风格将促使中美两国在当前共同面临的问题上展开更多的合作。同时,两国在人才和高技术领域的竞争上,可能会更加激烈。因此,我们建议:1.关注美国科技创新政策及其与相关政策的互动
应对金融危机是奥巴马面临的首要问题。他曾承诺加大科技投入,但面对巨大预算赤字和紧缩国库需求,对科研经费的增长不太可能很快成为现实。随着美国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相信美国将对科技创新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美国科技创新政策与相关政策的互动,跟踪其走向。2.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美国经济危机蔓延,失业率增加,有些人将其归因于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和低工资国家与美国不公平的交易方式,这种认识掀起了贸易保护的呼声。出身律师的奥巴马表示将利用贸易协定在全世界推行严苛的劳工和环境标准,使之有利于美国工人的利益;并多次提到只对那些在本国创造就业机会的公司给予奖励;还将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对这些变化,我们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谈判,主动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劳工和环境标准等领域规则的制定,有利有节地争取权益。3.争取美国减少对华高技术出口的限制
奥巴马在最近的讲话中提出美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采取新的措施,其矛头指向中国。但长期以来,美国在高呼中美贸易逆差过大的同时,又对我国在航空航天、军事武器、制药、电子等方面的技术出口实施严格管制。面对未来中美贸易争论,我们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在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和良好制度环境建设上,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在贸易谈判中促进美国削减对华技术贸易管理,从而缩小贸易逆差。4.加强在共同关心问题上的交流与合作
中美两国在共同关心的能源、气候变化以及反恐等问题有着共同的兴趣和广泛的合作基础。当前,可在已有框架下,研究制定具体的合作机制。此外,要加强在具体领域的人员交流,尤其是科学家间的交流沟通,增进彼此了解。5.应对美国对高端人才的争夺
我国与美国在人才领域存在竞争与合作双重关系。未来,我们应以更为积极、开放的态度与美国高端人才方面进行良性竞争。一方面我们自身要强大,要有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网络和全球化的特点,采取多种机制,创造更多的国际合作平台,吸纳更多人才参与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实践中来。6.应对全球化和新保守主义的抬头
近年来,全球化使美国贸易逆差大幅增加并让美国失去了数百万工作岗位。奥巴马提出要将工作岗位留在美国,特别是在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对此我国应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扭转当前过度依赖外贸和低水平加工的发展模式,尽快通过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等措施走上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对于近些年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及其研发人员,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其纳入我国研发体系,使其在中国产生更多知识产权,转移更多的技术。(执笔人:张华胜彭春燕)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