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大学生特殊方式街头唤环保(图)
![]() |
地上铺着蓝色被单,一个学生扮作“婴儿”,蜷缩在用棉被做成的“襁褓”里。对这个超大“弃婴”,有人觉得好玩,有人则以为在拍电视,围观者对此都不甚理解。
记者欲与杨秋鸿握手,忽然发现他戴的手套上竟然沾满碎玻璃碴,记者不禁迟疑了一下。杨秋鸿解释说,很多人在援助弱势人群时难免会有一种担心,怕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就像害怕碎玻璃碴刺手一样。但事实上只要你勇敢地伸出手,事情并没有那么可怕。
这次行为艺术的策划人是西安美院大三学生李岩,他指着一棵仿真树下被绳子缠绕、捆绑的女大学生告诉记者,该作品寓意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棵人造树和广场周围的环境是很不和谐的;那个野广告贴满全身,并被黑布蒙住脸的人则象征着一个需要关注的城市。李岩说,他们通过网站联络了来自三省的13名同学,搞了这次行为艺术,目的就是想提醒人们帮助弱势人群,重视环境保护。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统筹环保 能源梯级利用受关注 我国将建产污强度准入制度 作环保水平衡量标准 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市容环卫及园林设备展览会 水电可持续发展面临环保移民两大考验 央行探索金融支持环保新举措 辽宁:“环保攻坚”破难题惠百姓 新形势下浙江环保怎么抓? 中英志愿者走进社区宣传环保 奥巴马绿色就职典礼说明什么? 推进科技减排 探索环保新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陕西环保怎么干? 燃油税之于环保的启示何在?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