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环保活动 >> 正文

"绿色中国行"走进内蒙古乌海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30
 人民网讯 8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汉森酒庄广场彩旗飘扬。由中国绿化基金会、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中国杂志社、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中共乌海市委、乌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乌海市林业局、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了素有“沙漠绿洲”、“黄河明珠”之称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中国绿化基金会顾问、原林业部部长、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主任徐有芳,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总指挥、国家林业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育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等中央国家部委领导和乌海市领导出席。徐有芳宣布“乌海·绿色中国林”正式启动。徐有芳、李育材、李树平、康文胜等为“乌海?绿色中国林”揭碑。

  乌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雍炳炜主持了“乌海·绿色中国林”启动仪式。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殷之光、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宋英杰、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主播纳森、铁路文工团著名主持人聂玫、西部歌王赵大地、著名流行音乐歌手刘坤山等明星先后走过红地毯,并在签名墙上签名。乌海市副市长康文胜、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高锡林先后致辞。高锡林在致辞中说,乌海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生态工程,着力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全市造林绿化、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绿色中国行走进乌海,必将进一步加大乌海市人民林业生态建设的热情,促进乌海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宋英杰代表全体与会的明星发表了《明星认养绿色中国林倡议书》,向全社会郑重呼吁: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都应爱护森林,并加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中来。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再造祖国秀美山川而努力!今天我们植下一株幼苗,将来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积沙成塔,举手之劳以利天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共建绿色中国林,为了一个绿色中国的目标,奉献自己的心力。让大地充满绿色,让生命之树常青!

  参加此次“绿色中国行”活动的明星嘉宾由全国各地汇聚乌海,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认养绿色中国林。这些人中多数都是推掉了重要的社会活动赶到乌海,专程实现自己的绿色夙愿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中央电视台著名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著名新闻主播纳森及演艺明星等近30人现场认养了葡萄树,并获颁“乌海?绿色中国林”认养证书。今后,明星们将通过网络视频追踪了解自己所认养葡萄树的生长情况,并可亲自实地采摘葡萄和自酿葡萄酒。

  在活动现场,手拿认养证书的明星们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大家一致认为,人类生存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绿色事业上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大力倡导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以实际行动还地球碧水蓝天、清新的空气和生机勃勃的大地!大家都表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植一棵树,少开一天车,节约一度电,少用一滴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本次活动组织者之一、乌海市副市长康文胜说,本次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中国行”核心理念为主题,围绕乌海十二五期间“推进经济建设和城市转型、建设内蒙古西部园林绿化型宜居城市”的伟大目标,通过“黄河明珠、书法名城、沙草产业、有机葡萄”等主题理念的弘扬,精心策划、组织、举办好本次“绿色中国行——走进乌海”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为乌海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乌海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与外宣窗口。

  乌海市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民风淳厚。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比较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绿化美化成效显著,打造宜居城市迈出新步伐,被称为“沙漠绿洲”。截至目前,全市生态治理面积累计完成7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建市初期的0.3%提高到1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十五”期末的9.6平方米提高到10.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十五”期末的19.4%提高到30%。到2012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3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乌海市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适合葡萄种植,有“葡萄之乡”的美称。黄河流经市区105公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无霜期达156~165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蔬菜瓜果生产,是国内可与新疆吐鲁蕃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

  乌海市是內蒙古自治区新建的规模最大的葡萄商品生产基地。近年来,乌海市造林大力提倡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喷灌、滴灌等多种节水灌溉方式,并采用保水剂等为主的综合抗旱造林技术。根据乌海市优势经济林葡萄的发展需要,先后引进推广了红提、黑提、美人指、京秀、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等十多种鲜食品种和酿造品种。全市葡萄种植面积2.8万亩,产量1100多万公斤,产值近7000余万元。

  乌海地区自然条件好,葡萄生长旺盛,丰产,着色浓,糖度高,品质好。国內极少数地区能栽培的无核白不仅能夠正常生长,而且丰产,品质好,并能制干,葡萄干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质标准。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科学的栽培技术,葡萄发病少,不使用农药,果品无污染,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位于乌海市的内蒙古汉森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年葡萄酒生产能力2万吨,自有葡萄种植基地1万亩。是集育苗、有机葡萄种植、有机葡萄酒加工、销售、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企业。在汉森公司的带动下,拉动了乌海及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特别是葡萄产业的迅速发展。2008年,公司启动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百万亩葡萄种植计划”,这一项目对减轻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宋英杰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来到乌海,但从资料中了解到乌海市地处乌兰布和、库布齐两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交汇处,属于我国沙区五个类型中的干旱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是内蒙古乃至全国沙化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来到乌海后,看到在乌海市内,特别是黄河两岸绿油油的树木和大面积的葡萄园,深深地被感动了。

  纳森对记者说,作为内蒙古人,我来过乌海市多次。过去的乌海到处是煤的印迹,人们出行都要戴上口罩,可以说不是宜居的地方。但今天的乌海通过坚持不懈的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四期、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全市的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已经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

  李文华院士认为,乌海市的生态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绿色奇迹。在沙漠中能够建起这样一座绿洲,是乌海人民的骄傲和自豪。他说,“我认为的生态不仅是林业发展,应该是科技、资源、人口、环境等共同发展,也就是可持续发展。在这样一个发展中,林业、农业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乌海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不能走西方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定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也就是科学发展。”

  据“绿色中国行”活动组委会秘书长、绿色中国杂志社社长缪宏介绍,“绿色中国行”活动已先后在北京、浙江宁波、海南文昌、浙江江山、河南郑州、重庆、浙江衢州等省市成功举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绿色中国行”活动被香港有关部门评为“中国最具创意公益文化活动”。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