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环保活动 >> 正文

第十七个世界湿地日 我为鸟儿“安个家”

Eedu.org.cn 作者:胡佳逸    资讯来源:苏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3

第十七个世界湿地日 我为鸟儿“安个家”[图]

  昨天,一位小朋友正在东沙湖生态公园为鸟儿挂巢。□记者濮建明摄 

  苏报讯(记者 胡佳逸)昨天是第十七个世界湿地日,在市湿地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自湿地自然学校的志愿者,以及立达中学、振华中学的同学们将自制的鸟巢安放到东沙湖生态公园内,为开春鸟儿的栖息、繁衍做准备。

  昨天早上九点,志愿者和同学们陆续带着自制鸟巢来到东沙湖生态公园门口集中。他们手中的鸟巢可谓风格迥异:用稻草编成结实的草绳,再将草绳缠绕成一个比足球略小的球状体,在一侧留下小门,这是最接近自然的鸟巢;全部用木板拼接而成,搭出小木屋的形状,开出圆圆的小洞作为大门,屋内摆上干燥的稻草让鸟儿住得更舒适,这是最“豪华”的鸟巢;木板拼装成长方体,仅留一个小洞容鸟儿进出,这是最安全的鸟巢……立达中学带队老师张嘉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开始,学校就发动师生制作爱心鸟巢,通过专业人员辅导、上网查询资料以及自己动手实践,才有了如今各具特色的鸟巢。

  上午十点半,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志愿者和同学们将手中的鸟巢高高挂到树上。据苏州湿地自然学校负责人范如宇介绍,鸟巢最好要安放到5至8米高的树上,这样受到的人类干扰较少。如今正是安放鸟巢的好时节,等到天气回暖时,鸟儿们便会来到这里选择“新居”,繁衍下一代。这些人工鸟巢主要是为麻雀、山雀、椋鸟等洞栖型鸟类准备的,这些鸟儿喜欢住到有着粗壮树干的大树树洞里,但城市里缺少此类树木,再加上找不到传统的屋檐等栖息地,这些鸟类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境地。“春天我们还会来这里,看看是哪只小鸟住进了我挂的鸟巢。”振华中学初一(1)班的潘子晟告诉记者。“山林、湿地是鸟类迁徙、栖息、繁殖的理想地区,去年2月2日《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实施以来,苏州新增恢复湿地面积9750亩,还启动了湿地保护小区划定工作,湿地保护面积达41.5万亩,对调节气候、涵养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起了积极作用。在东沙湖生态公园,我们再次看到了红隼等珍贵鸟类的身影。”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冯育青说。

  链接:

  苏州湿地年生态效益超400亿

  苏州湿地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侵蚀控制、供水、水产品生产、涵养水源、生物栖息地、科教功能以及水质净化等七大方面。根据测算,我市湿地每年的平均价值为1494.5万元/平方公里,合计全市湿地的总价值为401.6亿元/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