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东北 >> 吉林 >> 正文

积极建设生态城镇

Eedu.org.cn 作者:李伟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0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举措,是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城镇。近年来,吉林省白山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探索生态城镇建设路子,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生态立市,注重环保优先。长白山是吉林省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天然绿色屏障,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在建设生态城镇的过程中,白山市依托长白山的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市、环保优先,建设绿色长廊、生态林地、风景园林,形成独具特色的城镇景观,打造生态园林城镇;疏浚和美化河流、湿地等水体,沟通、活化和清洁城镇水系,拓展人与自然融合的空间。同时,大力实施长白山天然林保护、生态恢复和矿产资源保护三大工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污染持续下降、生态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完善空间布局,体现宜居要求。生态城镇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既要推动产业升级、改善城镇空间布局,又要体现低碳和宜居的要求;既要重视城镇规模扩大,又要抓好城镇发展质量提升。白山市按照统筹布局、生态环保、分类推进、以大带小的原则, 积极构建“三核一带”的生态城镇空间格局。“三核”,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推进市区一体化,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好“山”、“水”、“绿”文章,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以松江河为核心,加快建设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推进“抚松新城”建设,加快城镇人口集聚,打造快速交通网络,推动城镇组团发展;以靖宇县城为核心,促进靖宇县城与赤松一体化,规划建设核电配套服务园区和世界顶级矿泉水产业园区,形成规模、品牌和集群优势,带动城镇规模扩张、功能提升。“一带”,即构筑以长白县城和临江市区为中心的沿鸭绿江生态产业发展带。

  优化投资结构,强化产业支撑。建设生态城镇,需要产业支撑和经济保障。否则,就会造成城镇发展的“空心化”。白山市注重优化投资结构,大力推动投资增量投向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特色及新兴产业,建设一批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的优质项目,一批突出资源特色、有效利用资源的循环经济项目,一批前景看好、带动作用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促进社会就业、支撑生态城镇建设。

  创新体制机制,合理转化人口。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为此,白山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一方面,放宽落户条件,探索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城中村”及近郊无地、少地居民的转户步伐,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另一方面,研究制定户籍、土地、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让进城农民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使城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村和农民,真正实现农村人口“进得来、留得住、有工作、能增收”。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