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北京 >> 正文

北京市放飞赤眼蜂等害虫天敌200亿头防治病虫害

Eedu.org.cn 作者:刘浦泉    资讯来源:新华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29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记者刘浦泉)由200名植保人员组成的9支专业放蜂队,29日分赴北京郊区田间地头统一放飞赤眼蜂等害虫天敌200亿头,其中用于玉米作物防治玉米螟100亿头、用于板栗防治桃蛀螟100亿头。

  记者在密云县高岭镇石匣村放飞现场看到,由30名植保人员组成的放蜂专业队,钻进比人还高出一头的玉米地,将一袋袋装有赤眼蜂幼卵的小纸袋用牙签别在玉米叶上。一名放蜂队员告诉记者,每次每亩只需放置一小袋,就可起到防治虫害的作用。每小袋装有100至120颗幼卵,可羽化出1万头左右赤眼蜂,每小袋成本仅3元钱。

  据密云县植物保护站站长徐美艳介绍,赤眼蜂是一种寄生性天敌,体长只有0.5毫米。一般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始期,由人工向田间释放赤眼蜂,其雌性成蜂将卵产在害虫卵内,并孵化变为幼虫,以害虫卵液为营养,破坏害虫的胚胎发育。赤眼蜂幼虫发育成蜂后,咬破害虫卵壳羽化,再去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如此循环不断,将害虫消灭在卵期,达到防治农作物害虫的目的。

  徐美艳说,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种生物防治措施,其防治效果相当或高于化学农药,具有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能有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水资源安全,且使用方法简单易学。按照传统施药防治方法,一人一天防治面积最多不超过5亩,而放置赤眼蜂一人一天防治面积可达500亩左右,劳动效率提高100倍以上。

  密云县高岭镇石匣村村民宋宝军告诉记者,全村有6500亩玉米田,年产玉米1000万斤左右。每到秋天,村里堆满了金黄色的大棒子。但是,玉米螟的防治一直是村民头痛的大事。从1978年开始,村民利用密云县植保站提供的赤眼蜂“收拾”玉米螟,既省工,又省钱,每亩仅花3元钱。现在,玉米成了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达1.4万元。

  据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统计,每亩玉米放置1万头赤眼蜂,就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120克左右。全市200万亩玉米田每年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60余吨,而害虫天敌控制率可提高到65%以上。

  目前,北京市已具备150亿头赤眼蜂、50亿头周氏啮小蜂、5000万头异色瓢虫、1亿头捕食螨的生产能力,可满足全市玉米害虫玉米螟与板栗害虫桃蛀螟,以及林木害虫美国白蛾、蔬菜害虫蚜虫、棉铃虫与红蜘蛛的防控需求。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