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河北 >> 正文

唐山“龙须沟”:工业疮疤变身城市绿肺

Eedu.org.cn 作者:骆国骏 李俊义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5

  (冀东重镇──唐山市内,多少年来一直有着一大块因采煤百年而沉降塌陷,以至于污水横流、垃圾成山、蚊蝇肆虐的“工业疮疤”,令唐山人汗颜心痛。经过短短一年的改造建设,如今这里旧貌换新颜,成了林木葳蕤、草木葱茏、碧波荡漾、鸥鹭翔集的“城市绿肺”,被命名为“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中央生态公园的兴建,标志着唐山迈出了由一个老工业城市向新生态城市转变的历史步伐。)

  唐山人民的“幸福乐园”

  刚刚结束期末考试,大学生申震和他的同学们便决定到南湖公园去野餐,借以放松心情,暂时远离紧张繁忙的校园生活。当他们卸下行囊,摊开餐布的时候,同学们谁也没想到自己的脚下曾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垃圾堆,800万立方米的垃圾和粉煤灰曾经堆积如山。“南湖公园真漂亮,我很难把它沉重的过去和现在的美丽联系在一起”,申震说,“我们计划在这游玩一整天,散散步,游游湖,再到那边大槐树阴下的草坪上野餐。”

  今年“五一”期间,唐山市正式免费开放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仅仅几天,就接待了30万游客,创下了唐山旅游之最。时值7月,尽管烈日炎炎、溽暑难耐,但仍然挡不住唐山市民前来南湖游玩的热情,“我觉得这里的小环境要比其它地方凉快好些哩”,60多岁的唐山市民王振华在湖边林阴下惬意地摇着蒲扇向记者表示。

  王振华家就住在南湖公园附近,每天早晨,他都来这里晨练。和申震这样的学生不同,老人对南湖公园的前身了如指掌:“前些年,这地方根本没人来,垃圾堆散发臭味,惹人生厌。现在这里成了人们休闲的最新去处,看到垃圾堆消失真的太让人高兴了。”南湖公园开园两个多月来,已经成了唐山人的新乐园。当外地人来唐山参观时,本地人向其推荐能代表唐山风貌的去处时,南湖公园是最新列入名单中的一景。

  “好玩南湖、生态南湖、神奇南湖”得到了唐山市民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在唐山本地的一家网站上,网民对南湖公园的好评如潮,它被认为是唐山的“西湖”,有网友留言说:“南湖是我们唐山人自己的,应该说是一个变废为宝的创举。爱唐山,爱南湖,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把南湖建设得更美,是每一个唐山人的责任。”

  化腐朽为神奇的现实标本

  南湖公园之所以受到唐山人的极大关注,除了自身的魅力外,它沉重的既往和曼妙的现实所形成的强烈对比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煤炭是唐山的传统产业,开滦煤矿经过130多年的持续开采,形成了1800多公顷的大面积采煤塌陷区。百余年来,这里一直是居民生活垃圾和工业建筑垃圾的集中倾倒场地:50多米高、800多万立方米的巨型垃圾山触目惊心,让人望而却步。由于距中心城区不足两公里,这个巨大的垃圾填埋场成了唐山这条腾飞巨龙脊梁上的“工业疮疤”,当地人称之为唐山的“龙须沟”。

  2001年,温家宝同志曾到过这里,对这块塌陷区的改造建设提出过明确要求。近几年唐山市陆续对这里进行规模化改造,2008年提出了“打造南湖生态城”的战略构想,整合采煤塌陷地及其周边地区,建设了规划面积91平方公里的南湖生态城。

  南湖公园是唐山市南湖生态城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开发仅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迄今已完成绿化面积62万平方米,栽植树木近50万株,清运垃圾800万立方米。经过对采煤沉降区部分水域周边的粉煤灰池、煤矸石场及周边废弃地进行挖掘,形成了一个以利用城市中水为主、水域面积达11.5平方公里的南湖,相当于再造了两个杭州西湖。终于把曾经的城市“疮疤”,打造成了世界一流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并正按照规划,努力把唐山打造成闻名遐迩的“华北水城”。

  如今,昔日的垃圾山已变为层峦叠翠、鸟语花香的“凤凰台”。除了1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公园核心景观区面积拓展到了28平方公里,公园内大量栽种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引入各类昆虫、鸟类等动物,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湖面上大面积引种的蒲草、芦苇等,为各类水生野禽提供了栖息空间。

  唐山市民习惯称南湖公园为大南湖。有唐山当地市民曾骑车在公园内观光,结果逛了三个小时还未能尽览湖光水景。“真没想到,原来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方,现在竟然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南湖还在变,一天一个样啊,”唐山市74岁的居民吴英华感慨地说。

  2009年6月19日下午,正在河北考察工作的温家宝总理兴致勃勃地来到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参观,看到这里湖面宽阔、绿树成荫、沿湖景观怡人,温家宝总理高兴地与游人们亲切聊天。他说,无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是进一步发展经济,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

  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漫步大南湖,随处可见生态复原的痕迹和踪影。据南湖生态区环境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南湖公园目前已有鸟类49种,包括白头硬尾鸭和金腰燕。

  在南湖公园的湖泊岸边,人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国内罕见的生态护岸,这是清华大学的一项专利技术。制造这种生态护岸的材料,不是传统的水泥和砖石,而是干枯废弃的树枝、树杈和树干。“整个南湖的护岸上面,没有一点水泥、没有一块砖。对整个水面的污染很小,或者说几乎没有。”南湖生态城环湖路景观工程项目经理张胜夫说。

  南湖公园的潜在益处不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改善。“站在这里,我仿佛听到了唐山从传统工业文明迈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跫然足音。”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抒胸臆。

  大南湖公园不仅使唐山城市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也为唐山百年工业文明融汇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现实样本。据了解,到今年年底,南湖生态城核心景观将全部建成。到2015年,南湖生态城就将拥有40万左右的城市居民,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将在这里蓬勃兴起,成为拉动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生态城建设牵动城市转型

  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的开发建设,是资源型城市唐山转型生态城市的历史性一步。南湖公园对唐山来说,不仅仅是一座公园,它更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这座老工业城市正在努力甩掉过度依赖资源发展的粗放模式。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长期以来,电力、钢铁、机械、机车、煤炭等是唐山的支柱产业。现在,长时间对自然资源不竭开采的代价已经开始显现,迫使唐山市开始寻求新的科学发展及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在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进程中,唐山市努力转型资源型城市,通过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把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向生态城市挺进。

  从2008起,唐山开始拓展城市空间,建设四座城市功能各不相同的新城,这四座新城分别是南湖生态城、曹妃甸新城、凤凰新城和唐山空港城。

  据介绍,这四座新城的城市功能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四大新城建成后,聚集的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唐山市将形成“中心城区──曹妃甸新区”两个核心模式的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格局。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将彻底取代煤矿开采成为唐山的支柱产业。

  按照规划,唐山市将用5到10年的时间,使四区组成的沿海经济隆起带能够每年创造出全市经济总量、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从而靠新经济引擎的拉动,达到再造一个新唐山的战略目标。

  “工业疮疤”神化为“城市绿肺”。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的成功,正是实现上述宏伟蓝图、战略目标的艰难征程中的“先手棋”、“关键招”,意趣无限、意义深远。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