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围剿“地沟油”黑作坊
偏僻小院架起大锅,不法人员炼油正酣
2月20日上午9时整,太原市环保、工商、公安、行政执法、市政等部门20余名执法人员迅速在长风街高速公路入口处集结完毕,直奔第一个“地沟油”加工点——小店区北营街道办事处黑驼村。
汽车在乡村公路上行驶约15分钟后,记者随执法人员来到黑驼村东南角“地沟油”加工点。记者发现,这是一个非常隐蔽的坑洼地,距离乡村公路还有近400多米。据村里百姓说,他们通常昼伏夜出,大门紧锁,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还没走到院子的跟前,一股股恶臭便扑鼻而来,令人作呕。走近大门,记者发现院门紧锁,院内有人走动,数条狗正在狂吠。
在公安人员亮明身份后,一中年男子打开了院门。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提炼好的近百桶成品“地沟油”被装在铁皮桶中,横七竖八地摆放在院内,以每桶200千克计算,这些“地沟油”重约18吨左右。而在院东北角,一个3立方米所谓的“炼油锅”里还盛放着呈凝固态令人作呕的废弃油脂,旁边的房间里则摆放着榨油机、搅拌锅、大勺、柴火等,靠东的围墙边摆放着五六个泔水收集桶,没有硬化的地面污迹斑斑,肮脏不堪。
同一天上午10时40分,记者到达位于太原市光明东街西峰村的另一个“地沟油”非法加工点。与前一个相比,这个加工点在生产规模上更大一些,污染情况更甚一些。
“地沟油”变成香饽饽,给饮食安全埋下了隐患
“地沟油”是餐饮和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再食用的动物、植物油脂,包括经过多次煎、炸食物后废弃的油脂,排入市政下水管道或隔油、隔渣池,俗称“地沟油”。
捞取“地沟油”,只需简单的勺子、桶这类工具;加工“地沟油”,则只需用砖头垒个灶,支个大铁锅,放些硫酸,就能除去“地沟油”的臭味和杂色。正因为投入小,见效快,因此,这些年来有不少人纷纷加入非法提炼“地沟油”的队伍行列。近年来,太原市环保部门虽然多次取缔,但是死灰复燃现象十分突出。
太原市环保局水污染防治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废弃油脂、饭店泔水、下水道油腻漂浮物可以回收作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油漆、香皂等。在太原市城乡结合部,一些个体业主未经任何审批,擅自采用简陋的设备和“土小”工艺进行废弃油脂的加工和处理,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更有甚者,将非法提炼的“地沟油”以低于市场食用油1/3的价格卖给一些快餐店、大排档、小摊点等,而这些从泔水中提炼的“地沟油”,大多含有强致癌物——黄曲霉素和三四苯丙芘,不仅威胁食品安全,而且损害人身健康。
捣毁窝点,规范废弃油脂处置
在两个非法“地沟油”加工点,执法人员当场对成品“地沟油”进行没收,用吊车摧毁了提炼设施,并给予业主1万元以下处罚。
据了解,太原市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对餐饮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油脂的收集、清运、处置行为的清理整顿,要求废弃油脂产生排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环保部门申报废弃油脂的种类、数量、排放去向、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等。同时,从事废弃油脂收集、加工、经营等有关人员必须经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此外,太原市要求,从事废弃油脂提炼处置的企业既要有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的加工场所,又有符合环境卫生等方面要求的运输工具。对擅自非法收集、清运、加工和倒卖废弃油脂的单位和个人,相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