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安徽 >> 正文

好资源有好产业 池州守住“生态底线”谋发展

Eedu.org.cn 作者:刘杰 何聪    资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5

  人民网合肥1月4日电 (记者刘杰、何聪)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境内的3个采矿权、4个探矿权依法整合到金山矿业公司名下后,植被没“破相”,从“卖石头”转向卖产品,一期建设3万吨电解锰项目日前开工,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6亿多元。而过去这7个矿环境破坏大,事故常发生,卖“石头”一年不到百万元税收。

  “池州拥有大量矿产资源,临近长江运输便捷,池州也是首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要科学发展,就必须让好资源有好产业,好项目有好实体,既守住‘生态立市’底线,又走好‘工业强市’之路。”池州市委书记童怀伟说。

  为此,池州市对工业项目全面设置 “绿色门槛”,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矿山企业已从2000年的560家关停整合到目前的280家,有200多家实施生态恢复。围绕“矿业换产业、资源配项目”思路,池州编制了加快矿物深加工及应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对采用先进开采工艺和先进技术进行深加工的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把优质矿产资源优先配置给优势重点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梯度增值,形成集群发展。

  近日,池州三二五发电公司生物质发电改造项目被列为国家林业生物质能源示范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万吨。在关闭6家小炼钢企业的基础上,池州申报100万吨特种钢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6亿多元。在关闭小水泥的同时,他们建设3个80万吨水泥粉磨站,单个企业生产能力提高7倍以上,污染和能耗大幅度下降。据统计,池州市近期先后有79家工业企业实施污染治理,削减化学需氧量57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2万吨。

  开发沿江一线建新型工业园区,守住腹地好山好水发展旅游。近年来,池州工业企业产能规模连年扩大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得到持续改善。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区已占池州国土面积的13%,全市建成A级以上旅游景区39个,6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00多个农家乐示范点,去年接待游客已超过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80亿元。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