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安徽 >> 正文

安徽:“净水渔业”涵养巢湖生态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合肥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10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合肥加速渔业产业转型,传统渔业逐渐升级为“净水渔业”。在迈向“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征途中,合肥市大力发展“净水渔业”,充分发挥渔业养护生态、保障供给、传承文化、拦截污染物等多重功能,积极构建高效低碳、绿色生态、生物科技、文化休闲的现代渔业新体系,加快推进环巢湖生态渔业建设,构筑巢湖屏障。

  发展巢湖“净水渔业”

  保护巢湖生态,防治巢湖蓝藻,还巢湖“一湖清水”。合肥市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运用生物操纵法原理,即放养鲢、鳙鱼遏制蓝藻水华的方法,努力遏制巢湖蓝藻,同时促进了渔民增收。仅2013年,全市就在巢湖及其通湖河道投入资金344万元,放流苗种3亿尾(卵),其中具有吞食蓝藻、净化水质功能的鲢、鳙鱼5000万尾。据农业专家测算,此举将从巢湖水体中转移纯氮磷1000吨,为渔民增收5000万元。


  市畜牧水产局负责人夏伦平介绍,“十二五”期间,合肥市计划在巢湖等水域增殖放流鱼苗10亿尾,其中,滤食性鱼类鲢、鳙鱼2亿尾,可消耗藻类120万吨,从水体中转移纯氮磷3000吨。

  升级改造老旧池塘

  鱼儿离不开水,发展渔业,自然离不开水塘。2013年,市政府出台现代农业奖补政策,其中,渔业重点扶持20个企业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政策实施以来,带动社会资本直接投入3000万元,改造精养池塘3000亩。改造后的池塘集中连片,水、电、路、渠系统配套完善,养殖用水实现内循环。

  在巢湖功富水产良种场,记者看到,池塘的堤埂上装有一条白色的管道,这条管道与水相通,另一端接上一个小型设备。打开设备开关,电源接通,池塘里就不断地泛着水花。“这就是我们场新引进的微孔增氧设备,这种新设备,与传统的增氧机相比,更加节能,增氧效果更好,能有效保护池塘水质。”

  产业升级科技增收

  从养鱼到加工出口,再到休闲垂钓,合肥渔业已升级为一、二、三产业并驾齐驱。

  市畜牧水产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合肥市水产加工企业抢抓市场机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龙虾等水产品加工出口额迅速增长,预计全年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较2012年增长40%左右,加工出口额位居全省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

  与此同时,集渔业、旅游、观光、垂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在环巢湖区域蓬勃发展,开辟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年来,社会工商资本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发展规模休闲渔业基地300余个,涌现出金葡萄、丙子渔场、鑫鑫水产等一批省部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