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福建 >> 正文

构建一道蓝色生态屏障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福建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4
构建一道蓝色生态屏障

  因海而生,依海而兴。海洋赐予我们福建的太多太多,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众多的海岛、海湾与港口,丰富的渔业、旅游、砂矿等资源。感恩大海的馈赠,福建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不断地努力保护海洋生态,朝着“百姓富 生态美”的道路前进。

  早在200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第一部地方性海洋环保法规《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010至2012年,省政府先后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近岸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 规划(2011-2020)》,为保证实现规划目标,省政府下达了《沿海设区市海洋环保责任目标(2011-2015)》。省海洋与渔业厅先后组织制定了关于海域海岛修护整治、海域污染防治、沙滩资源保护的多种规划。目前,全省共制定海洋环保法律法规20多部、规划12部。

  作为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省海洋与渔业厅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综合整治、恢复渔业资源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全省建成15个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在近岸海域共布设1377个站位,开展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和生态监测。在14个主要海湾、11个主要江河入海口和70个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开展环境趋势性监测。加强对15个海洋保护区、11个海水浴场、4个赤潮监控区和6个养殖区等重点功能区的生态监控。2013年全省近岸海域第一、第二类水质面积达到63.9%,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09年以来,我省连续投入7000万元用于区域海洋环境整治。在龙海九龙江入海口、平潭海滨旅游区、云霄漳江入海口等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在宁德、福州、莆田、漳州等主要海域养殖区推广科学生态养殖,减少渔业污染。对191个渔港进行环境整治,整治率达79%,基本实现渔港景观整洁、无淤积,保证通航安全。

  增殖放流与伏季休渔是恢复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每年沿海各地都会相继举办增殖放流活动,2009年起,放流鱼、虾、贝25亿尾(粒)以上,主要有日本对虾、长毛对虾、大黄鱼等17个海水经济及濒危物种以及四大家鱼等20个淡水经济物种。为了让海洋得到休养生息,我省连续17年严格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今年我省休渔渔船约2.25万多艘,占全省捕捞渔船的80%以上。此外,我省今年全面开展捕捞标准渔具专项行动,打击“竭泽而渔”的行为,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

  创建一批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去年,厦门市、晋江市、东山县3个市、县被国家海洋局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占全国12家的1/4。建立了40多个海洋洋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中华白海豚、造礁石珊瑚、文昌鱼、大黄鱼、海蚌、厚壳贻贝等珍稀濒危经济物种。

  “碧海银滩、人海和谐”的目标任重道远。省海洋与渔业厅持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今年将深入开展“百姓富、生态美”2014年福建海洋生态·渔业资源保护十大行动。研究制定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并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我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机制,确保海洋经济可持持发展。利用海洋宣传日的平台,大力宣传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繁荣海洋文化。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