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邀请专家把脉幸福林带规划 还它人文生态
“幸福林带地下空间可以利用,但是利用到什么程度,怎么利用,生态系统到底怎么样,要请生态专家献策,做真生态,这是基本的原则。”住建部总规划师唐凯说。
昨日,西安市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了“西安幸福林带区域发展战略专家咨询研讨会”,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专家为规划把脉。
>>泼冷水 林带不应是工业生活隔离带
2012年12月25日,西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总体规划》,明确该地区功能布局,幸福林带确定为此次改造核心工程,近60年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不过,昨日与会的专家们对于林带的规划还有一些不同看法。“在原来的规划里面,这个林带其实是工业和生活之间的一个隔离带。”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王世福说,“可是幸福林带的幸福感应该是让更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享受它”,而不是让街道、片区的连续性减弱。“我觉得以车为本设计的规划路网得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会教授晏克非说,“方便人们进出才是关键。”
>>提建议 搞经济也不忘服务普通市民
专家们提出了各自的担忧,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王世福建议,林带建设要利用好地下资源。“提前把公共资源系统统一定下来,而不是最后各自为政。”“我觉得幸福林带不能走富改造、穷生活的老路子,一定要在提升建设的同时,让这个地方更富裕。”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原巡视员张兴先说。
“在建设该区域的经济功能时,除了商业功能,绝不能忘记它还要服务于普遍市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西安市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吕仁义说,此外,还要注意停车位建设问题,保证区域生态功能。
>>定原则 生态化的同时兼顾西安特色
唐凯建议,要考虑建设节奏问题。“我比较推崇自然生成,而不是大拆大建。这样既可以避免很多社会问题,也能比一次性拆建更有味道。”
新城区区长李毅对专家们的意见表示认同。“一定要生态化,还绿化本身面貌,不要搞得景观性太强,现在到处都搞欧陆风,看似别致,但是根本没有寿命。”大庆路60年不动的雪松才是展示城市文化,所以绿化时还要兼顾西安本身的特色。“不要给幸福林带附加的希望太多了,还它一个历史本来面貌,不要因为现在一些太强的商业化腐蚀了它。”李毅总结时说。
■幸福林带小资料:幸福林带建设项目位于幸福路与万寿路之间,北起华清路、南至西影路,全长5.4公里,宽140米,占地面积1025亩。该项目早在1953年就由前苏联和中方专家提出,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幸福林带一直没有建成,但在历次西安市城市规划修编中一直被争取保留下来。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