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新疆 >> 正文

胡杨林中飞出动听的歌

阿瓦提县大力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原生态
Eedu.org.cn 作者:谢勇 邹静昭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13
  阿瓦提县地处塔里木河上游,阿瓦提县的生态环境如何直接影响着下游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


  阿瓦提县是一个工业落后、财政贫困的农业大县,急需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在这两者之间,阿瓦提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宁可发展慢一些,也不引进污染企业。


  作为农业大县,阿瓦提县引进、研制了多种残膜回收机,回收率达99%。在棉花生产中,他们还减少使用农药、化肥,大力推广生物灭虫、物理灭虫技术以及测土配方技术,推广面积占棉花总面积的80%以上。


  阿瓦提县的多项举措保护了塔里木河上游的生态环境,为塔河流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中国环境报 记者 谢勇 邹静昭


  提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不了解,但是,提起阿凡提可以说是妇孺皆知。阿凡提这个形象,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塑造出来的一个理想化人物,传说中,阿瓦提县正是他生活过的地方,他勤劳、勇敢、幽默、乐观,恰恰体现了阿瓦提人民的精神风貌。

  提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或者不了解,但是,提起阿凡提可以说是妇孺皆知。阿凡提这个形象,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塑造出来的一个理想化人物,传说中,阿瓦提县正是他生活过的地方,他勤劳、勇敢、幽默、乐观,恰恰体现了阿瓦提人民的精神风貌。


  阿瓦提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是地区重要的粮食、棉花和水果基地。近年来,在农村环保工作中,阿瓦提县注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牧民增收,使阿瓦提县的农牧民过上环保新生活。


  改善人居环境  大漠深处村庄面貌一新


  在新疆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托万克阿依赛克村走上一走,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是地处大漠深处的农村,笔直的柏油马路连通了村民的住宅,马路两旁矗立着新式的太阳能路灯,文化广场上绿树红花摇曳生姿,村民们还用上了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系统……


  “托万克阿依赛克村过去原本是寸草不生的盐碱滩。”村支部书记吴永虎告诉记者,地少人多,紧邻碱湖,土地盐渍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人居生产生活环境差曾经是托万克阿依赛克村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了改善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托万克阿依赛克村大力实施了“绿色田园”工程。2001年,在开挖排碱渠改良土地的同时,积极引进优质香梨苗木发展林果业,进过多次补苗移栽,终于在2003年试种成功,种植香梨200余亩。目前,果园已经进入挂果期,农民发展林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今年,在村民的主动要求下,托万克阿依赛克村又增加了林果面积,种植红枣800余亩。同时,托万克阿依赛克村积极组织农牧民在田间地头和公路两旁植树造林,村里的防护林面积达到50余亩,田间防护林网络初步形成。


  托万克阿依赛克村户均庭院仅有7分地,庭院经济发展什么,怎样发展是个难题。

  经过多次讨论,托万克阿依赛克村提出了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林果业的战略。托万克阿依赛克村指定专人奔赴阿克苏和周边团场,帮助农户购买红枣、花椒树、核桃、香梨等优质苗木,用于帮助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仅此一项,户均年增收就达500元。


  在此基础上,2008年,托万克阿依赛克村又发展了空中养鸡项目,每户养鸡100余只,鸡粪用于庭院果树施肥,庭院种植的饲草又可用于养鸡,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又不污染环境,与此同时,在地、县、镇三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托万克阿依赛克村采取上级补一点、村委会筹一点、农民出一点的方式,实施了旧村庄改造和路面硬化工程,全村村民搬进了新居,全村路面实现了硬化,并完成了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设施建设。2009年,托万克阿依赛克村荣获“自治区级生态文明村”称号,2010年,又晋升为“国家级生态村”。


  托万克阿依赛克村环境创先工作只是阿瓦提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托万克阿依赛克村的带动下,环境创先活动已经在阿瓦提县农村全面展开。


  阿瓦提县环保局长李风雷向记者介绍说,除此之外,他们还在解决农膜污染和发展生物防治上做足文章。

  阿瓦提是棉花大县,棉花在给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白色污染”。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县70多万亩棉花每年产生的地膜残留物就有2700多吨。近年来,阿瓦提县加大了残膜回收力度,每年残膜回收率达99%以上。

  阿瓦提县有140多万亩林地,其中胡杨林面积占85%以上。过去,为防止胡杨林病虫害——春尺蠖,林业部门过去都是在林区喷洒农药,在灭虫除病的同时,也污染了周边环境。为改变这种状况,今年,阿瓦提县启动了益鸟保护工程,在全县范围内设置人工鸟巢1.2万个,生物防治春尺蠖收到很好的效果。


  化腐朽为神奇  利用生物发电一举多得


  在阿瓦提县城北3公里处,有这样一座火力发电厂,自2008年9月投产以来,它已经为社会提供绿色电量12560万千瓦时,然而,它的燃料却不是传统的煤、油、气,而是棉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它就是全疆首家利用生物质能直燃发电的国能阿瓦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记者来到这家公司,视线立即被厂区后面堆得像座大山似的棉花秸秆所吸引,这就是这家发电厂用来发电的主要原料。堆积在原料场的还有大量玉米秆、玉米棒芯、辣椒秆、孜然秆、稻草以及木屑、锯末等农村常见的农林废弃物。


  国能阿瓦提生物发电有限公司综合部主管王飞向记者介绍说,公司利用阿瓦提县棉秆多的优势开展生物发电,现在,公司每年可发电8000万千瓦时,可消耗农林废弃物约10万吨,替代标准煤5万多吨。每年可为阿瓦提当地农民增加收入2000万元,可直接或者间接提供就业岗位500余名。


  维族青年阿布利克姆是这家公司的拉灰工人,他告诉记者,在公司拉灰每个月可以拿到1070元的工资。不仅如此,过去堆在家里房前屋后没有用的棉秆也派上了用场,被公司以183元的价格收购,稻草的价格更高些,每吨可以卖上240元的价格。公司现在阿瓦提县设有10多个收购点,农民可以自己来卖,公司也可以上门去收购。


  记者了解到,棉秆等农作物秸秆燃烧过的废渣中钾的含量很高,是生产碱性复合肥的好原料。一家阿克苏的制肥企业看中了阿瓦提生物发电公司每天产生的80吨~90吨废渣,要利用废渣生产复合肥料,销往内地酸性土壤地区。不久前,他们已专门派人前来与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


  王飞充满信心地说,公司的发展方向是运用国际先进生物质发电技术建立生物质循环体系,延伸产业链,加快南疆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农林电一体化步伐,建设世界先进的可再生能源企业。


  发展生态旅游  多浪部落景区风情万千


  阿瓦提多浪部落景区位于阿瓦提县玉满闸口胡杨林区,距阿瓦提县城18公里,占地8000余亩,其中有原始胡杨林3000余亩。


  多浪的意思是“成堆地聚在一起”,过去,很多农奴和难民为了躲避战争和反抗压迫,逃到叶尔羌河下游平原荒无人烟的大漠胡杨林里,聚在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于是就有了多浪(刀郎)的称谓。


  多浪人能歌善舞、吃苦耐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了自己的家园,从狩猎游牧走向了农耕,建立起一个个村庄、乡镇,在岁月的锤炼中,也形成了他们自己独有的文化——多浪文化。多浪文化一直以民间的形式存在着,主要表现在歌舞方面,多浪人的歌舞奔放流畅,歌词多以爱情为题材,可随编随唱,朴实动人。


  过去,世代住在多浪河沿河两岸的多浪人在从事农耕生产和畜牧业时,难免会污染多浪河水质,胡杨林也因此受到影响。为了保护多浪河水质,挽救胡杨林,传承多浪文化,助农增收,阿瓦提县开始在多浪部落发展生态旅游,引导老乡从传统的农耕生产和畜放牧牛羊,转换到生态旅游业。

  经过精心打造,2008年12月24日,阿瓦提县多浪部落景区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如今,在多浪部落景区,游客在尽情欣赏原是胡杨林的原生态美景之后,还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多浪歌舞表演,品尝到老乡们制作的红柳烤肉、馕坑肉、大盘土鸡等美食和多浪人的佳酿——慕萨莱思。


  慕萨莱思是多浪人用鲜葡萄为原料手工秘制而成的一种美酒。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慕萨莱思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制作精纯的慕萨莱思可以卖上每斤100元的价格,已经成为当地老乡增收的新途径。


  据阿瓦提县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多浪部落景区只是阿瓦提县景区之一。阿瓦提县有130多万亩林地,其中,约有1/3是胡杨树,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穿越广袤的胡杨林和灌木丛,就可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阳刚之美。这些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给阿瓦提县发展现代旅游这个“无烟工业”注入了不竭的能源。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