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四川省林业厅小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Eedu.org.cn 作者:钟文    资讯来源:成都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1

  昨日上午,四川省林业厅小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立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小熊猫产房落成仪式在基地隆重举行。现场仪式结束后,首批20只小熊猫正式入驻基地小熊猫产房。

  小熊猫属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仅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印度和缅甸。四川是小熊猫的集中分布区,为了更好地对这一物种进行保护,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四川省林业厅批准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四川省林业厅小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据悉,基地除了拥有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外,还拥有全国最大的小熊猫圈养种群,目前小熊猫种群数量已达到64只。同时,基地还拥有全国最大的小熊猫兽舍和活动场,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小熊猫新馆即将投入使用,将极大改善小熊猫饲养管理条件。

  此外,占地1500余亩的基地以及2100多亩的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也为小熊猫迁地保护提供了有力保证。在科研繁育与饲养管理上,今后对小熊猫科研能力的提高和种群发展,亦可借鉴在大熊猫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管理技术,利用基地和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现有的人才、技术、设施设备等资源,创建跨学科和开放性的四川省林业厅小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该中心成立以后,计划系统开展小熊猫繁育、保护遗传、疾病防控、生态学方面研究,并进一步发展壮大小熊猫种群,计划在现有小熊猫种群64只规模基础上,未来3—5年发展到100只的规模,建成可自我维持的圈养种群,同时构建小熊猫保护研究平台,吸引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来四川研究小熊猫这一濒危物种,探讨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与途径。

  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博士称,该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力推进小熊猫这一珍稀资源的保护,为四川省小熊猫和其他濒危物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目的

  创建基础性、跨学科和开放性的四川省林业厅小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以构建四川珍稀特有物种保护与利用研究平台,吸引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来四川研究小熊猫这一濒危物种,研究保护与利用的策略与途径,对四川省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生态效应以及经济价值的濒危物种开展系统研究,为四川省小熊猫和其他珍稀动植物物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方向

  小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建立以后,一方面以小熊猫为研究对象,进行该物种的行为生态、保护遗传学以及繁殖生态等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以小熊猫的救治与疾病防治研究为突破口,系统开展四川珍稀濒危特有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同时,对具有特殊研究价值和生态效应的珍稀濒危动物进行种质资源保存的关键技术和创新利用研究。

  主要有

  1、小熊猫繁育与疾病防治研究:小熊猫保护遗传学研究、小熊猫救助与人工辅助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野生动物疾病及其防治研究等。

  2、小熊猫生态学研究:小熊猫及其生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小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研究、小熊猫繁殖行为的研究等。

  预期目标

  力争通过3—5年的重点建设,使其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平台和基地。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整合和合理调配人工辅助繁育实验室、野生动物救护实验室、放归野化监测实验室的现有资源。经过3—5年的建设,使该实验室具备承担国家大型科技攻关项目的硬件条件。

  2、在实验室学科团队建设上,使研究团队的总人数达到30人,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专业涵盖面广、具有创新研发能力的研究队伍。

  3、通过对小熊猫系统、全面和连续性地研究,使小熊猫及其生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小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研究,小熊猫的社会行为和繁殖行为进行研究、野生动物救助与人工辅助繁育关键技术研究、野生动物疾病及其防治研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3—5年的建设期内,力争获得国家级课题2—3项、省部级3—5项、重大横向课题3—5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00万元,申报专利2—3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4篇/年,出版专著1—2部。

  5、人才培养,通过联合培养等方式,每年合作培养硕士生3—5人、博士生2—3人、专业技术人员2—3人,使该实验室成为国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创新人才的平台和基地。

  新闻链接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大熊猫保护、繁殖、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基地。基地自建成以来,将圈养大熊猫保有数由建成时的6只增长至108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建立了集“科学研究、保护教育、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可持续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不仅开展大熊猫的保护研究,也对大熊猫的伴生动物,如小熊猫、金丝猴等开展科学研究。受科技部条件平台资助,已经建成了“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基因资源库”,保存了57种濒危野生动物的组织样品6000余份;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对华南虎、丹顶鹤等开展保护遗传学研究;与华大基因合作开展了大熊猫基因组学研究。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