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现代农业:伴随着节日翩翩起舞
金秋九月,水果溢香。9月16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石榴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会理第二届国际石榴节在凉山州会理县隆重开幕,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齐聚会理,共品火红石榴,共赏古城胜景。本届石榴节上,名为《古城榴梦》的大型歌舞剧揭开了会理石榴节的面纱,而“石榴王”评选活动更是将本届石榴节推向高潮。
得益于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天然的自然环境,四川的农产品产量及其品质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四川农业未来发展的重头。而本届会理石榴节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四川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开花的一个体现,更是四川现代立体化农业发展新模式的一个有益探索。
会理石榴
四川现代农业的生动“切片”
9月的会理,四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大街小巷花团锦簇,张灯结彩。9月16日—17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石榴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会理第二届国际石榴节在凉山州会理县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会理的盛大节日,更是四川乃至全国果品领域的一次盛会。
9月16日晚,一场名为《古城榴梦》的大型多媒体舞剧揭开了第二届会理国际石榴节的神秘面纱,而在当天举行的“石榴王”评选活动,更是赚足了四方来宾的眼球,将本届石榴节推向高潮。
开幕式当天,来自会理县20多个石榴种植乡镇的30户石榴种植农户,参加了石榴王、石榴王后、石榴王子、石榴公主的评选活动。经过色泽、外形、重量等环节评选,一颗重达3.536斤的石榴从30个超过2斤半重的大石榴中脱颖而出,获得“石榴王”称号。而在随后进行的拍卖活动中,这颗“石榴王”被当地一家企业以38万元的天价拍走。
据了解,作为“金沙江畔第一城”的会理,石榴种植面积达到20多万亩,年产值超过10亿元。2009年会理县被确定为60个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县之一,2010年12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20个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
经过多年努力,会理石榴在品质、规模、产量3项指标上位居全国石榴产区之首,会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石榴生产第一大县。石榴产品不仅广销全国各地,还远销到东南亚地区和世界石榴原产地中东地区。在本届石榴节上,会理共签下19个项目的招商引资协议,总金额高达57.3亿元。
开幕式上,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向会理赠予“中国石榴第一县”牌匾,这无疑是对会理石榴产业的充分肯定。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石榴分会在会理的设立,则确立了会理石榴在全国石榴产区中的地位,这不仅将进一步提升会理石榴产业在全国果品行业的形象和地位,还将进一步促进会理石榴产业做强做优,同时助推全省现代特色农业的全面建设。
破冰前行
四川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早在2008年10月,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大力发展十大特色优势种植业”就被写进了全会《决定》,并通过审议。
2009年,四川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使全省马铃薯、茶叶、柑橘、蔬菜、烟叶、油菜、中药材、林竹等特色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3位;到2012年,农民从农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元,到2015年超过2000元。
省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政策的相继出台,并非凭空而来。发展高效益的特色现代农业,四川有着长足的优势。
地处西南腹地,地形复杂,气候温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四川成为差异化种植和培育各种现代农业产品的难得宝地。然而,人均耕地面积小,农机化水平低等问题也成为制约我省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因。于是,针对四川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全川各地依托自身地形及气候特征,因地制宜,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基地。
在粮食作物上,集中精力抓好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巩固提升广汉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以仁寿为代表的丘陵地区、以宣汉为代表的盆周山区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作物上,着力做强以川南和成都平原为重点的水稻,以川西平原及川中丘陵为重点的“双低”油菜,以凉山州、盆周山区为重点的马铃薯,以彭州等为重点的蔬菜,以宜宾、乐山、雅安等为重点的名优绿茶,以及以龙泉驿、双流、仁寿等为重点的特色水果六大产业带;做优川西平原、盆周山区道地中药材,攀西蚕桑,以蓬溪、金堂、什邡等为重点的食用菌三大产业块;培育龙门山脉优质红心猕猴桃、川中柠檬、成德绵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三大产业区。
今年6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新闻通气会。会议通报,经过几年努力,我省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川字号”农产品正健步走向全国。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全省已经建设了2950万亩产业基地,建成了308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助农增收达到人均131元。特色效益农业综合产值达到3178亿元,比2008年增长85%。四川彻底告别“大而不强,小而不精”的农业发展形势。
立体发展
四川现代农业的崭新模式
3月的龙泉桃花节;5月的四川茶博会;7月的眉山泡菜节;9月的会理石榴节;12月的双流冬草莓节……每隔一两个月,四川就会迎来一场农产品的盛会,四川农业也从从前单纯的农产品贸易转变成为如今集花果园区观光、休闲娱乐以及农产品贸易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式农业发展之路。
“农业不是单纯提供初级产品的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应在确保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供给的同时,积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让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紧密相融、互利互促、实现共赢,通过‘接二连三’实现农业的一体化和立体式发展。”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表示。
结合农业自身的特色和四川发展现代农业的本土优势,通过农业形成产业,带动休闲服务业的立体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第二、第三产业来带动农产品的初级贸易,是促进全川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就业增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助推全省农业更好更快向前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四川各地依靠秀丽的田园风光、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省已形成休闲观光农业景区(点)2万余个。2011年,作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四川向海内外推出包括川西平原的“五朵金花”、“中华盆景园”;川东的“犀牛山风景区”、“富邦山庄”;川北的“五指桃花源”、“临江坪休闲渔村”;川南的“九彩虹生态农庄”、“七星湖国际生态园”;川西高原的“稻城县亚丁村”和“五须海藏家乐”等100个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景区。
目前,四川已成为国内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最具特色的省份。据不完全统计,依托休闲农业发展,全川带动农民致富的专业村已超过2500个,带动了400余万农民就业增收。
下一步,全省将着力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实际、具有四川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子,到2015年,力争跨入全国农业强省行列,建设3个省级区域性整体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