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西藏 >> 正文

西藏的“高原红”变少了

Eedu.org.cn 作者:内详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19

  新华网拉萨8月19日电(记者张京品 朗杰曲珍)最早的“高原红”被认定是藏族姑娘脸蛋儿上的“胭脂”。但近年来,西藏的“高原红”却悄然变少了。

  曾经一提到西藏,人们就会想到当地百姓红扑扑的脸蛋。慢慢的,高原红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寓意,成了纯洁无瑕、美丽动人的象征。除了高原红葡萄酒、高原红歌手组合,著名藏族歌手容中尔甲专门唱了一首激情如火的《高原红》,“高原红”也随着歌声传遍了海内外。

  其实,高原红呈现出的红色表象背后是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在“作怪”。“人体面部角质层较薄且肤质极为敏感,高原地区冬季寒冷,面部皮肤很容易冻伤,冻伤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毛细血管淤血,反映在面部则会出现团状、片状和网状的红脸蛋,内地冬天小孩的红脸蛋也是一个道理。”西藏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欧珠罗布教授说。

  欧珠罗布称,在海拔较高的地带,如西藏、青海等地区,因空气稀薄且干燥,氧气含量低,皮肤吸氧不足,细胞缺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加之高原早晚温差大,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遇冷遇热、阳光直射后脸上的红颜色就会异常明显。

  但现在走在拉萨的街头巷尾,肤如凝脂、面若桃花的藏族女孩赢得不少“回头率”。

  “这主要缘于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在拉萨朵森格路卖化妆品的德吉说,以前高原人喜欢在太阳底下暴晒吸取阳光的温暖,那时人们并不了解高原阳光的紫外线是非常强烈的。随着人们对科学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也更多地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现在已经很少有人长时间暴晒在阳光下。

  记者在大昭寺八廓街和林廓路的转经路上看到,从老人到小孩,很多都戴着帽子及口罩,爱美的女子还围着丝巾,做好了一切防护措施,不再无限度地接受阳光的拥抱。

  今年刚从沈阳舞蹈学院毕业的索朗旺姆说,现在西藏不少人走出高原到内地学习工作,很多同学都是在西藏读小学后就考到内地去上学,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也随之改变,化妆品的使用比以前更加讲究,会考虑补水、美白系列等既安全、又防晒的产品。索朗旺姆还展示了她梳妆台上的高原红修复精华液、特护面膜等护肤“装备”。

  欧珠罗布教授补充说,全球气候变暖使西藏植被增多,雨水充沛,湿度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也相对增多。这些改变使人们的皮肤能够保持较充足的水分,减少了皮肤干燥开裂,也降低了高原红的发生率。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