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300活动助市民学科学
![]() |
记者杜文蕾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王仪 通讯员孙磊报道 “科普乐园游园、科普文艺演出、食品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医疗专家现场义诊……”昨日上午,云南省暨昆明市201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西山区碧鸡广场正式启动,为广大市民献上了一台融科普性、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互动性为一体的主题科普盛宴。
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书记李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新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静、市政协副主席傅汝林等省、市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珍惜资源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加强防灾减灾,促进科学发展”。在活动期间,云南省科技馆、昆明世博园、昆明动物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天文台以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等科普教育基地也将同时推出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省科技馆精心准备了大型科普展览“科学的探索”免费对外开放,4个主题展区“科学的启蒙时期”、“从实验室到工业化”、“从微粒到宇宙”、“低碳与发展”带你穿越科学的过去和未来;昆明动物博物馆将推出鱼类主题展览,通过介绍鱼类相关知识和云南淡水鱼类等进行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科普宣传;云南天文台也将在科普日活动期间对外开放,并组织天文专家深入社区开展天文科普宣传、天文望远镜观天活动……昆明市各级科协将组织近300项科普活动,在城市、农村全面推进。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昆明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已从2006年的1.72%提升到当前的2.95%,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谢新松说,本届科普日活动将继续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开展科技报告、专题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科技咨询服务、科技成果展览等主题系列活动,营造全民爱科学的良好科普氛围,提高市民整体科学素质。
昨日,各科普基地、科普学会在碧鸡广场的活动现场组织开展了生动直观的科普宣传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参与体验。有的市民对“为什么喝饮料越喝越口渴”、“你知道哪五类动物部位吃不得”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感兴趣;有的市民被蔬菜无土室内栽培、节水净水原理等奇妙的知识所吸引;孩子们则在智力玩具拼接、天文望远镜等宣传台前玩得不亦乐乎,久久不肯离开。
未来一周内,全省16州市科协系统、各级学会组织以及科普教育基地将紧扣科普日主题,结合公众实际需求,充分利用“云南科普大讲坛”、科普基地、科普场馆等阵地,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机器人大赛成“品牌活动”
本报讯 首席记者王仪 通讯员孙磊报道 昨日,西山区文化馆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西山区第三届学生机器人大赛在这里举行,来自西山区20所学校的400余名小选手参加电脑机器人、简易机器人和探雷等5个项目的角逐。
在一楼的大厅里,小选手们拿着机器人组件进行现场安装,然后将安装好的机器人与笔记本电脑相连接,进行软件调试。他们动作娴熟,表情认真,俨然一个个小工程师。场地中央,不时传来欢呼声的是电脑机器人在进行天宫1号的对接任务,看着自己的机器人在赛道上奔驰,小选手们都屏住呼吸,握紧拳头暗暗加油鼓劲。对接成功后,胜利者不禁跳起来,与身边的同伴击掌庆贺。
作为每年“全国科普日”的重点活动,“西山区学生机器人竞赛”已成为西山区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品牌。通过这种别开生面的技能角逐,让学生亲身接触和体验高新技术,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新奇科普设备吸引居民
本报讯 记者佟薇报道 “太好玩了,活生生一个草莓看得见却摸不着!”昨日,盘龙区在桃源广场启动2012年科普日系列活动,新奇的科普设备吸引不少到场居民,大家又一次感受了科普盛宴。
上午9时,桃源广场早已人头攒动,各个展位前都有许多居民。“看得见,摸不着”的神秘箱子;装满珠子的“概率箱”;穿墙而过的“网球”……路过的孩子们都好奇地亲身体验,一旁的大人也努力研究着其中的原理。
每个展位都紧紧围绕主题,以挂图展示、发放科普资料、专家咨询等形式,宣传绿色环保、食品安全与营养、疾病预防、地震应急避险等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不仅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巨大作用,还推动各个社区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8月24日《科学》杂志精选 8月17日《科学》杂志精选 7月20日《科学》杂志精选 7月13日《科学》杂志精选 7月6日《科学》杂志精选 6月15日《科学》杂志精选 6月8日《科学》杂志精选 《科学》杂志评出八大宇宙未解之谜 5月18日《科学》杂志精选 5月11日《科学》杂志精选 4月27日《科学》杂志精选 3月23日《科学》杂志精选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