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斗门世界现存最大水松林
位于珠海斗门的水松林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片水。
松林,水松林自然景观位于斗门区六乡竹洲村附近,在磨刀门水道边,距堤岸20米左右,面积约360亩,是斗门区的一块宝贵资源,是一块难得的湿地,也是珠海市又一张旅游名片。近日,记者同专家一起探访水松林。
与水杉银杏并称三大“植物活化石”
据了解,水松与水杉、银杏并称为三大“植物活化石”,始生于一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在距今七千多万年的第四纪冰川以后,因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的水松基本灭绝。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部分地区和越南被发现时,轰动世界。1999年,水松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列入稀有物种。目前,仅存少量树苗于我国,在福建等沿海地区,能发现几棵甚至一棵水松,已是十分稀罕的了,珠海的这片水松林,则是国内也是世界最大的连片水松林。
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杨雄邦一直对水松林非常关注。他告诉记者,水松作为植物活化石的古老树种,仅留存于中国,是国家一级保护的珍贵树种,具有世界唯一性。2006年,国家邮政局曾发行《孑遗植物》特种邮票一套4枚,其中就有一枚是水松。
目前,珠海市斗门区现存的水松林位于白蕉镇西北面,磨刀门水道中间,距堤岸二百米左右,白蕉镇竹洲村头附近,占地面积约360亩,种有7万多棵水松树。这些由水松树组成的原始森林,苍翠挺拔,绿葱葱的一片,气势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杨主任介绍,这一片水松林之所以生长得这么好,是因为这里空气清新,水质洁净,没有工业污染。从这里流出不远,就是西区大型供水工程,斗门、金湾两区的人都吃这里抽上来的水。
在这里,一些喜欢大自然的游客常常坐上小船,环绕水松林一周,遇上潮水上涨,人们还把小船划入树丛中去观赏在水松林内生活的各种鸟类和螃蟹。上到小岛,除上岸处有窄窄的一线河岸高出河面较多,其他大部分都只比河面高出几十公分。路上到处都有好多小螃蟹跑来跑去,岸边螃蟹挖了很多小洞,一只只小螃蟹躲在洞中的样子煞是可爱。这里的螃蟹还会爬到树上,有时你会看到树上爬满了几十只螃蟹,十分有趣,可谓是一大奇景。
继红树林之后珠海又一生态名片
近年来,由于水松林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片“活化石”也面临着威胁:因为这片水松林结果非常少,加上水松林的种子很香,成熟的种子脱落到地上,很容易被老鼠等动物吃掉。这样就造成了水松无法完成自我繁殖、生长的后果,而现存的水松林多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种植的,经过20多年的生长发育,林子成熟过后开始衰退了,不少已经干枯,以至于水松的数量越来越少。同时,薇甘菊的破坏也是一大原因,竹洲头生长了很多的薇甘菊,每到薇甘菊最疯狂的生长期,几乎每一棵水松都被薇甘菊紧紧缠绕,以致枯萎,不少水松是被薇甘菊缠死的。因此,薇甘菊被列为水松的最大杀手,虽然每年都要组织志愿者去连根拔掉薇甘菊,但只是治标不治本。而竹洲岛四面环水,在海浪的冲刷下,水松林赖以生存的土壤迅速流失,不少水松根部裸露,也不利于生长。“不过,现在水松林的情况已经大大改善了,目前正在进行大量人工培育,预计今年可培育10万株树苗。”杨主任说。据了解,去年召开的“水松湿地保护与发展”专家研讨会,齐聚了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20多位林业专家前来考察,为水松林湿地保护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随后,斗门区林业局在相关专家的技术指导下,以容器育苗为主建立了水松林育苗基地,积极开展对濒危水松的拯救行动。近日,斗门林业局利用春季植树时节,投入25万元从民间购买幼苗一万多株进行补种。同时还扩种了6000多株芦苇,用来保护滩涂的水土不被冲刷流失,保护水松林赖以生存的土壤。
据悉,为了加强对水松林的保护,珠海市政府拟建设全球首个水松林湿地保护区,未来还将建设水松林博物馆,将水松林打造成继红树林之后珠海又一生态名片。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