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联手保护跨省区河流水资源形成长效机制
10月21日,我区第一个省界水质自动监测站——天峨水质自动监测站建成并正式启用。该站正式运行,为红水河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水文监测数据,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这是我区和贵州省联手保护跨省区河流水资源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如今,桂黔跨省河流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 作机制逐步完善。从2007年5月至今,未发生桂黔跨省的水污染事件。
珠江流域内的北盘江及其汇入红水河河段是跨越贵州、广西的重要省际河流,是两省(区)沿岸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水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盘江多次发生水污染事件并蔓延到下游红水河,对我区境内红水河两岸人民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去年5月,在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协调下,两省(区)有关部门建立桂黔跨省河流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打造有效协作平台,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积极开展水质监测,加强黔桂水污染监控。我区建立完善了江河水库的水质监测网络,在36条河流上设置121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动态监测,全年开展监测的主要水功能区共107个,在14个地市25个城市饮用水源地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在国界、省界河流水体交界设置14处监测断面,其中在黔桂省界上分别设有天峨、甲板、贵江三个断面,对红水河、曹渡河和打狗河等河流进行水质监测,有效监测了境外水体污染物进入广西。贵州省也积极安排了全省县级以上城市90个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工作。
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从源头控制水体污染恶化。我区对1547个入河排污口进行普查登记,建立排污口电子信息档案;黔桂省界收集了26个排污口的资料,为纳污总量控制和企业限排减排方案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实施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制度和同意制度。贵州省严格依照“水功能区划”所提出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对新、改扩建项目提出限排意见与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重点从水资源论证项目审查方面入手,在入河排污口设置等方面严格把关。
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报告,积极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我区成立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工作协调小组,建立水污染事件月报制度。编制《广西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成功处理了钦州那蒙江水污染等重大水污染事件。贵州省也成功处置了宏福公司水污染等事件,解除对下游红水河的威胁。(记者/贝为超 通讯员/杨静波)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