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城市 打造生态郑州
绿博园标志性建筑之一——观光塔。
程 芳 李玉枝摄
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接黄淮平原,境内高山、丘陵、平原各类地形尽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成了郑州是一个少雨、干旱、多风沙的城市。
长期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绿化事业,把发展林业、改善生态、建设一个绿色宜居城市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2003年,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定精神,郑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用十年时间,在郑州市周边2896平方公里范围内营造百万亩森林,把郑州建设成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历时一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从2004年起,郑州市连续五年将“完成森林生态城工程造林10万亩”,作为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相继启动了森林组团、生态林带和平原林网建设、森林旅游和林业产业、黄河湿地恢复与保护等市级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2006年2月,郑州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决定》,把森林生态城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八大重点工程之一,强力推进。经过两年的奋斗,沿黄河大堤建起了一道宽1100米、长74公里的绿色屏障,大力植树造林,绿化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及河流渠道790公里,全市78个平原和半平原乡镇全部实现平原绿化高级达标。2007年底,全国绿化委员会正式授予郑州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
党的十七大发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后,郑州市将建设林业生态市作为立市之本,全面规划7446平方公里国土绿化,提出打造一座高标准的绿色之城。2008年12月,郑州市成功获得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举办权,此后两年共完成新造林83万亩,建设林业生态村200个,林业生态乡镇6个,林业生态县(市、区)6个。经科学评估,2008年郑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货币化计量总值达每年146.15亿元,单位面积生态效益价值达到每公顷124430.0元,高于全省平均67657.6元的水平。
6年来,郑州市新增造林面积101.5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30.49%,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9.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6%。目前,全市森林环境已初步形成,生态效益显著,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每年天数达到325天。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