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态县建设争创“长沙模式”
自行车“骑士”穿行在一碧万顷、绵延如锦的绿茶天堂里。 余志雄 摄
红网长沙县站9月17日讯(分站记者 何司壤)14日,国家环保部生态司来到长沙县考察长沙县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分别走访了黄花镇污水处理厂、果园镇环保合作社和白沙镇锡福村。长沙县委副书记李洪波,副县长万惠明、王国良陪同考察。考察组表示,长沙县的生态县创建工作让人“惊艳”,相比于江浙互相借鉴的统一模式,长沙县的做法特色鲜明、效果良好。
与大中城市污水相比,乡镇污水所含的生活污水比例大、成分不复杂、处理难度相对较小。如果照搬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和运作模式,直接指向高昂的运营成本,项目最终难以为继。长沙县引进“SMART小城镇污水处理系统”,打捆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了长沙县区域内分散的小城镇污染治理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日常的管理运营及资金瓶颈等问题。
2008年,全国首个农村环保合作社在长沙县果园镇挂牌成立。通过从村民手中回购垃圾并给与补贴的方式,调动村民积极性,由农户对垃圾进行分类,占垃圾总量60%的可降解垃圾就地堆沤分解,成为有机肥;30%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由环保合作社有偿回收利用;10%的不可降解、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由保洁员进行分类收集送镇压缩中转站,统一送固体废弃物填埋场集中处理。2010年以来,长沙县对这一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每户配备分类垃圾桶,村组配备分类垃圾池,乡镇建设垃圾压缩站,保洁员分片包干,建立了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
白沙镇锡福村创新植物生态净化系统,采取在水面前区种植水生植物狐尾藻、蕹菜、茭瓜等,高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磷酸盐等,后区种植莲藕、饲养土鲫鱼等,过滤净化从四格净化池出来的废水、沼液。在采用生态系统净化后,沼液中铵态氮在一二级净化后减至107mg/L,三四级净化后仅为22mg/L,大大低于国家80mg/L的标准,从根本上治理了养殖污染。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天蓝 地绿 水清 城美 青山绿水展画卷 生态家园入眼来 沈阳涉农区县生态全都达“国标” 蒲江通过国家级生态县考核验收 成都第4个国家生态县将获命名 长沙五年节能=植树1.3亿棵 文化生态接近自然 生态县创建持续升温 官方由点到面推动地方环保 长沙今年将尽快制定水资源管理条例 磐安: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 中英气候变化报道媒体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长沙将就调整水价等进行听证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