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湖南 >> 正文

株洲市加快产业转型突出绿色发展

Eedu.org.cn 作者:李立洪 张莉 周…    资讯来源:湖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31

    与株洲国家级高新区众多高科技企业相伴的栗雨休闲谷 伍海涛摄

    李立洪 张莉 周怀立

    走进株洲田心工业园区,绿树掩映一片现代化厂房,不见尘烟,难闻喧哗,生产线却在高效运转。这里是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的IGBT生产基地,今年5月开始小批量生产,10万只模块产品已投入市场,便惊起赞声一片。

    IGBT是一种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被业界誉为功率变流装置的“CPU”,广泛运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驱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工业传动及电力传输等行业和领域。到2020年,仅我国轨道交通市场每年相关容量就超过10亿元。

    5月23日,国家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考察株洲,亲眼目睹被欧洲、日本少数大公司垄断控制的大功率IGBT关键技术及产品实现了国产化,显得特别兴奋,当即表示,工信部将在平台构建及企业配套发展上,加大对南车株洲所等企业的支持。副省长黄兰香现场表态,IGBT代表湖南工业最有价值的部分,省政府将优先发展这类优势重点产业,在园区建设、项目落地上给予财政支持。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GBT,毫无悬念地成为株洲电子信息产业的新宠,其酵母作用发散出来,完全可以催化出一个全新产业。据悉,南车株机所这个占地面积400亩的基地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

    3月10日至12日,贺安杰、毛腾飞率团赴京,先后拜访财政部、住建部、中国盐业总公司、南车集团、北汽集团、清华大学等单位,成功敲定南车物流总部、株洲北汽二工厂、株洲智慧城市创建、云龙智慧信息产业园等项目。

    建立两型社会,推动产业转型、追求绿色发展,是株洲的必经之路。

    转型升级  必然选择

    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梯度发展,国家新一轮区域发展布局调整大幕开启,给定位于“一带一部”的湖南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湖南东部的重要门户,株洲着力营造“东大门”形象,迎接来自“长三角”和沿海发达地区生产要素的转移。

    转移,需要平台接纳;承接,需要产业呼应。

    在株洲市委书记贺安杰眼中,工业是株洲的立市之本,当务之急是要优化产业布局,放大规模集聚效应,突破产业“总量不大、质量不优、后劲不足”的制约。唯有如此,“东大门”才能引得紫气东来。

    株洲市市长毛腾飞指出,株洲作为老工业基地,要放大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优势,放大现有传统产业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机遇,打造好“五城四基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亟待破题;转型升级,路在前方。

    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恒大的命题,无论构建或转型,都需科学定位,都需依附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成与败,优与劣,关键就在为政者有无“功成不必在我任”的责任担当,有无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于是,株洲市领导频繁走访企业,举办高端研讨,请来专家把脉,走出株洲“问道”,向市民征求“金点子”……

    解放思想,开启心智,凝聚共识,拉开了株洲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幕。

    4月16日,备受业界和市民关注的《株洲产业振兴实施纲要》正式公布,昭示着株洲产业振兴的决心、时间和路径。

    《纲要》明确,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抓产业,抓工业,抓项目。发展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动力产业,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培育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及零部件、服饰、陶瓷5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健康食品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4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构建动力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相融并进的产业新格局。

    量化成主要经济指标,那就是:到2017年,力争株洲的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200亿元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

    筑巢引凤  项目落地

    项目是产业之魂,从招商、立项到落地,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需要走繁琐的程序。

    耗不起!伤不了!等不及!株洲将重点产业项目分解到每一个市级领导的头上,落实到政府各职能部门,同时在招商、供地、融资、政务等领域和层面,发起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攻坚,意在破除有形和无形的路障和壁垒。

    5月20日,一场盛大的招商活动在广东佛山举行。株洲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一期)登台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服饰企业主的目光,现场有22家知名品牌企业签订了进驻产业园的协议,另有80多家企业表示,将尽快组团来株洲考察,洽谈合作事宜。

    芦淞服饰市场群是“全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一,为了突破布局、规模、管理、自主品牌等困局,株洲精心打造了这个总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的绿色经济型工业园区,为2021年实现服饰产业千亿产值奠基。园区已建成8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宿舍,年内这一数字将刷新到17万平方米。园区布局有少儿创意、女裤、国际服饰、服饰品牌孵化、洗水创意等五大专业园区。先期启动的少儿创意园,重点引进“佛山童装”著名品牌。

    土地供应偏紧,项目难以落地。为破解难题,株洲先后两次组织征地拆迁“百日攻坚”,累计完成征地拆迁项目143个,交地19948.63亩,交地量同比增长60.5%,确保了中国动力谷、机场大道等重点产业和项目的用地需求,“五城四基地”(轨道科技城、航空城、汽车城、服饰城、陶瓷城与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和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地)初见雏形。

    决心决定效能,效能作用速度。从去年起,株洲不断掀起“优环境、提效能、促升级”风暴,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能。在此过程中,该市梳理出41个单位242项行政许可项目流程明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42项,实行在线办理240项。一年受理网上审批352224件,办结351324件,平均办结时间为5.3天,比承诺时间提前5.73天,一批影响产业振兴环境的案件被曝光。

    今年5月,株洲市委、市政府对市级议事协调机构展开集中清理调整,一次性减少305个议协调机构,使市委、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由441个减到136个,精简率达69%。为规范今后的机构设置,《株洲市市级议事协调机构管理办法》即将正式出台。根据该办法,议事协调机构设立必须严格控制,减肥“瘦身”。

    搭建对接平台,破解资金瓶颈。5月22日,18家银行机构与株洲19家企业及项目单位成功签约,现场签约项目19个,签约金额达153亿元。签约项目包括航空城、职教城、株硬精密工具产业园等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银企之间的“意向合同”升格为“贷款合同”,提高了对接签约资金到位率。

    壮大园区  产业崛起

    动力产业其势正劲,传统产业奋力跃起。

    1700多年薪火传承,醴陵陶瓷已发展到至美境界,享有“国瓷”之誉。在全国20大加工品地理标志中,紧随国酒茅台之后,醴陵陶瓷排名第二。2012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代表作“扁豆双禽瓶”,被文化部列为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

    依托技术创新,绽放时代光彩。如今醴陵陶瓷产业已形成日用陶瓷、陶瓷新材料、电瓷、建筑陶瓷、釉下五彩艺术瓷并蒂花开、争相辉映的格局。

    细数陶瓷产业的变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醴陵瓷艺堂艺术总监黄永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老黄有一个梦想,建一个展示醴陵陶瓷发展进程的场馆,让散落民间的史料、文物、陶瓷艺术精品,以及逐渐模糊的记忆集中起来,得到展示。正在建设的醴陵·世界陶瓷艺术城,部分场馆将在年内投入运营,盛装迎接全国陶瓷行业四年一度的中国陶瓷艺术作品展。

    产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到2017年,醴陵陶瓷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将培育成千亿集群,继杂交水稻、浏阳花炮之后,醴陵陶瓷或将成为又一张“湖南名片”。

    同样着眼于转型升级,株洲市正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将之打造成为最具爆发力、最具拉动力、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使其在2017年成为一个新型支柱产业。尽管目前该市拥有相关的39家规模以上企业、179亿元年产值,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株洲的“胃口”。

    目前,该市已经排定18个重点项目,云龙信息产业园、渌口基础电子产业园、新马汽车电子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建设正在全速推进。

    今年1月8日,湖南微软创新中心(MIC)及产业园项目战略协议正式签约,将落户株洲云龙示范区。该项目是微软全球软件经济促进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微软总部直接授权的全球品牌,总投资100亿元。首期建成后,重点建设政府政务、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医疗、开发测试、包装设计和中小企业办公等云平台,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以上,年税收约2亿元。

    3月18日,中国移动(湖南株洲)数据中心项目接踵而至,落户云龙示范区的这一项目预计总投资40亿元,建设仓储式机房、物流仓库、运营维护管理中心等,为智慧城市、电子信息产业以及互联网类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而与中国电子的中电软件园项目、梦世界投资有限公司的消费信息产业园项目的深度对接,或将引来更多项目落地。

      各类人才  梦在株洲

    产业振兴,鼙鼓震响。株洲宛如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众多高端项目和人才。

    5月24日,株洲市委书记贺安杰与市长毛腾飞来到株洲国家级高新区,参加“中国动力谷”千人计划“专家项目合作洽谈会暨高峰论坛”。在这次会议上,23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位国际顶尖人才与高校合作团队汇聚一堂,为株洲造“中国动力谷”献计献策,并现场开展项目合作对接。

    人才是产业振兴的第一资源,也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拥有40万产业工人的株洲,仍然渴盼高技能人才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月24日,株洲启动“万名人才计划”,株洲将用5年时间,引进、培养万名高层次人才。在此期间,高端人才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和科研经费,以及100万元的安家补贴。5年内,政府用于该计划的直接投入不少于3亿元,总投入不少于10亿元。

    今年3月到5月,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学会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周孟初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汽车实验室原专家陈国华,西南交通大学刘晓波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上海弘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今一博士,国内智能交通和物联网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刘德权博士、曲涛先生等相继与株洲签约。

    根据约定,他们将分别率领团队,在株洲创建“高速铁路车辆网大数据研究和应用中心”、发动机与汽车电子研究院、“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株洲智慧城市研发有限公司、智能交通物联网研究和应用中心……

    当这些成果实现转化,株洲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必将步入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有理由对此充满期待。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