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联合开发 六省区市携手构筑能源供应体系
| |
加大水电站建设力度将是六省区市能源开发的重要目标。习水二郎、兴义等大容量主力火电厂将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朱扬溪水电站、威信电厂、扎西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推进。
电网建设与电源点建设也将是能源开发的重点。依靠强化高电压电网支撑,通过提高主网输电能力和安全水平、加强跨区域电网回路建设,改变电网建设滞后局面。打通云贵电网与四川电网的联结。抓紧广安至万州、资阳至北碚500千伏输电线路建设。
进一步加快煤炭地质勘探和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处于建设之中的云贵煤炭基地、云南油气的勘探工作将得到加强;将以达州、广安、开县为重点,加快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加强区域内油气管输工程和炼化基地建设,通过做好浅层气开发增加天然气供应,并积极推进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立项,争取建设国家成品油储备基地。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及六省区市规划,西南六省区市将互相支持,以各种方式进行电源项目、电煤基地建设,共同推动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
西南六省区市还将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新能源,积极争取国家试点支持,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外来企业开发生物质能,并鼓励利用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进行发电。
淘金机遇
把煤矿开到川黔去
“搞煤矿,我们重庆有经验,还有技术和人才优势,贵州和四川有资源,大家一拍即合。我相信西南六省区市开展矿产资源合作,将为重煤集团的第二次创业提供发展机会。”昨天,重庆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蒲恒荣神清气爽,他看到了赴川黔发展的美好前景。
这几年重庆电煤需求量倍增,2006—2008年间,重庆市将新增387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电煤需求量每年将新增960万吨,加上现有的每年1000万吨电煤需求,到2008年我市电煤消耗量将达到2000万吨/年。
“今后几年全市电力供求能否平衡,关键看电煤供应。”蒲恒荣说,重煤集团是我市电煤供应的绝对主力军,面对陡增的电煤需求,重煤集团正在进行二次创业,争取在5年内实现集团资产、产值、利润翻番。
“资源的供给是主要的,重庆许多大煤矿的资源已逐渐枯竭。”蒲恒荣表示,要提高电煤产量,就必须走出重庆寻找新资源。目前,重煤集团已与四川煤炭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四川已探明煤炭储量135亿吨,保有储量121亿吨。
蒲恒荣介绍,重煤集团旗下的南桐煤矿与贵州能发电力燃料开发公司也已签订合作协议。由双方共同出资200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组建遵义黔渝煤业开发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目前,新公司确定的第一个项目是庙林、新庄两个煤矿,将在今年年内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建成投产,将年产煤30万吨—45万吨。
六方愿景
云南:高度重视能源问题
“加快能源建设,既是国家能源基地建设的需要,也是西南地区后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云南省代表团团长、云南省副省长高峰指出。
同处大西南,兄弟省区市加强能源合作,方可促进经济共同发展。高峰表示,在推动能源合作,加强能源建设方面,云南将重点抓好小湾、溪洛渡等大型水电及滇东电厂、小龙潭电厂等火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大江干流水电项目、威信煤电一体化等火电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做好中缅石油管道及炼化、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前期工作。
“发展能源,并不表示要舍弃西南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高峰同时呼吁,共同争取国家加大对区域内自然保护区的专项资金投入,以确保西南地区宝贵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西藏:搭建科学合理的能源结构
和交通事业发展一样,西藏能源建设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西藏自治区代表团团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表示,今年,西藏在能源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中国第一座集供电与高压电网并联运行的光伏电站,利用地热能资源建成了3座地热电厂。今后一段时间,西藏将进一步加快能源建设步伐,搭建科学合理的能源结构。
西藏水能极其丰富,同时地热能资源蕴藏量大,太阳能资源取之不竭,大自然赋予了西藏能源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西藏能源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基本形成了以水电为主,地热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互补的电源格局。
向巴平措表示,“十一五”期间,西藏将加快雅鲁藏布江和藏东南“三江”流域水电资源开发规划和前期工作,积极推进“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建设。还将加快格尔木—拉萨输气管道和拉萨—日喀则、拉萨—山南—林芝输油管道的规划研究和建设。
广西:为“西电东送”提供支撑
“能源合作与开发是我们六省区市协作的重要内容。”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团长、自治区副主席穆虹表示,目前广西在加快电源、电网建设,联合推进区域内跨省区能源合作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新进展,能够为“西电东送”提供坚强支撑。
穆虹介绍,目前广西与贵州合作建设的120万千瓦兴义电厂已经向国家发改委申报,630万千瓦的广西龙滩水电站目前已下闸蓄水,预计2007年5月可投产。
2006年广西续建了平班、乐滩等一批电源项目,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同时,还开工建设了钦州久隆、南宁邕州等输变电工程,完善了广西南部500千伏网络。
四川:能源合作要长期稳定
四川省代表团团长、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建议,建立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机制,实现区域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大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如果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必将发挥更大效益。张中伟建议,加快西部大型水电基地开发,通过区域内省网互联,发挥电力错峰、水火共济、跨流域调节、互为备用等作用。加强煤炭基地建设,尽快建立区域煤炭交易市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区域性成品油、天然气管网建设。
张中伟同时建议,建立政府间的能源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建立政府和企业不同层面的动态协调机制,推动重大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共同推进能源合作健康发展。
贵州:一如既往助解“电荒”
“贵州是南方重要电力基地,将一如既往地帮助兄弟省区市解‘电荒’。”贵州省代表团团长、贵州省副省长包克辛表示,将举全省之力促电力建设,扩大省际间能源合作。
包克辛介绍,“十五”期间,贵州实施“西电东送”工程,新增装机容量842万千瓦,使贵州电网总装机容量达到1320万千瓦;累计发电2408亿千瓦时,向重庆、广西等地送电170亿千瓦时。
“十一五”期间,贵州将力争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向省外送电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按照与广西、重庆等省区市签订的能源合作协议,将继续及时输送调剂电量。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尽快核准兴义电厂、习水二郎电厂等电源项目的正式开工建设,将省际间能源合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
重庆:协同发展优势产业
重庆市代表团团长、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提议,西南六省区市协同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能源资源产业。
王鸿举说,西南地区水能、煤炭及各种矿产储量丰富,发展能源工业、资源加工潜力巨大,建议各方联手推进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组织矿产资源的联合勘探、开采,分工构建较为完善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加工产业链。重庆将加快在建、拟建的约750万千瓦电源项目建设,为四川80万吨/年乙烯项目配套下游产品。
“加强生态保护,共建和谐秀美大西南。”王鸿举建议,西南六省区市联合开展跨区域、流域的生态环保行动,加强次级河流、农村面源和地质灾害防治,提高退耕还林还草实效,推进天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大力整治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建议共同呼吁国家建立三峡库区及长江上游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基金。
市民声音
我有机会回老家采煤了
我有机会回老家采煤了
,因为公司要在贵州开矿。
我所在的重庆南桐煤业公司要在贵州建立或入股多个煤炭企业,年产煤量160多万吨,并计划在今后5年内达到年产煤285万吨的规模。
其实我舍不得离开重庆,因为在重庆工作的这几年里,我已结交了不少朋友,但我更放不下在家务农的父母和妻子。重庆和贵州合作开发煤矿,给了我回家的机会。
———贵州籍矿工冯伦山
建议限电不拉闸
今年4月份以来,几乎每月都停电二至三次,有时甚至每三天就停电一次。每次停电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有时吃饭吃不到一半就突然停电了,夏天热得孩子直埋怨。有时候电视看到半夜,电突然就停了,黑暗之中电视开关没关掉,灯开关也没关掉,一家人上床睡觉,等到了凌晨四五点钟,电来了,白白浪费不少电。
希望重庆和周边省市加强能源合作,协调用电,合理利用电能,即使限电也不要拉闸,让老百姓家里的电器不再当摆设。
———渝北区两路居民易俊
何时不再“上气不接下气”
以前,木洞镇的居民只能用液化气作燃料,因为当地没有铺设天然气长输管网。
今年上半年,木洞镇的3000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尽管当地没有铺设长输管网,但移动CNG加气车会把天然气运送到这里来。遗憾的是,重庆天然气紧张,我们这里经常出现气压不足的情况。气压低让我们吃尽了苦,吃夹生饭、洗冷水澡……
但愿西南大协作能多推动一些天然气开发项目,让我们不再“上气不接下气”。
———巴南区木洞居民万士洪
(记者曾立、郭晓静、廖雪梅、夏元、陈钧、方科,实习生项菲菲采写)
Tags: 资源,联合开发,能源,供应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