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法有望10月成形 市场化原则将确立
市场化方向
对于民营油企来说,《能源法》有望确立的市场配置资源原则,可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春天”。
在9月1日的“2007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很多民企老板期待《反垄断法》的实施能够打破能源领域的垄断。有人乐观表示,该法第七条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
叶荣泗分析说,这个规定对于能源行业具有一定程度的豁免,但是《能源法》制定中会考虑和《反垄断法》的衔接问题。
而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朴民在论坛上表示,应该落实《反垄断法》和“非公经济36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打破垄断,放宽市场准入。
李朴民的观点同《能源法》将来要确定的方向一致,即培育能源市场、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比如,在产权上,将允许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鼓励各类资本投资能源开发和生产领域,并强调要保护其合法权益。
不过,在能源产业的自然垄断环节,要确定国家控股。而对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将实行国有独资或者国有绝对控股。
而在7月初在清华大学举行的一个讨论会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法》起草专家组成员吴钟瑚表示,进入石油、天然气和核能矿产开发,需要获得能源主管部门的核准和国土资源部门的许可证。而能源供应和服务领域的准入也归能源主管部门管理。
市场化原则还体现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目前的初步设计是,将建立有利于环保,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成本和市场供求的价格形成机制。
对于自然垄断经营的管网设施输送价格,以及不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将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不过这些规定都还显得过于原则。不少专家认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非常关键,法律最好能在允许竞争的程度、对民资和外资开放的程度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尤其是确定市场准入的标准,完善相关细则设计。
Tags: 能源法,市场化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一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起步 环境资源市场化的探索 盼早日出台能源法 中国首部能源法可能今年完成 遭遇专家稀缺瓶颈 能源法提出价格形成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 《能源法》箭在弦上 将成能源领域“小宪法” 能源法倒计时 生产成本高昂 能源法应成为新能源发展的激励法 《能源法》正式稿修订完毕 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我国计划两年完成能源法起草 将解决六大问题 运用市场机制节能的重要举措:节能服务市场化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