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有这样一组数字让人忧

Eedu.org.cn 作者:罗晖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11

  有这样一组数字让人忧

  9月1日,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有这样一组数字让我们不得不对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感到担忧———

  2006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1428.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588.8万吨,居世界第一;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15.2亿吨,是1995年的2倍;

  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90%草原退化,1/3国土面积遭到酸雨侵蚀;3亿农民无法喝到安全的饮用水。

  冰冷的数字,无情的现实,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环境,环境也会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应。土地不断沙化,水土不断流失,台风、洪涝、干旱、沙尘暴、热浪等自然灾害变得越来越频繁……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在国民生产总值连年高速增长的同时,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数字说话人均资源贫乏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尽管我国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然而,由于人口基数大,这些资源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显得极为贫乏。

  在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7%,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就有11个。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森林面积则更低,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在矿产资源上,我国的人均占有量更是少得可怜。国际公认的工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45种矿产资源,我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的人均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即使是储量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3%。

  资源利用率低

  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

  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5.5%。然而,为了这个5.5%,我们消耗的重要能源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却高得多。统计显示,我国消耗的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5%左右;粗钢占到了30%;而消耗的水泥竟然达到了世界消耗总量的54%。

  我国的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单位建筑采暖能耗、机动车油耗等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高。如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15%,火电供电能耗高20%,水泥综合能耗高23.6%;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

  此外,资源浪费严重。如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在农村,大水漫灌依然十分普遍,这样的灌溉方式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水的利用率极低。在城市,95%的建筑是高耗能建筑,这样的建筑每天要消耗的能源十分惊人。城市供水管网由于跑、冒、滴、漏等问题,每天造成20%的水白白流失;长明灯、长流水、一次性筷子、过度包装……都在不知不觉中浪费着我们有限的资源。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上的巨大付出。能源利用低,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领域的浪费十分严重。

  对话专家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破减排瓶颈

  记者:我国目前所承受的环境和能耗的压力将对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

  薛惠锋(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调研室副主任):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中出现。历史的看,走这样一条道路,在我国经济落后,且当时环境容量还有较大余地的情况下,是有一定客观性的,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这个阶段就基本到头了,这种发展方式不能继续下去了,因为按照这样的污染速度继续搞下去,当经济指标达到全面小康目标的时候,我国的环境将承受不起。中国要走且必须要走一种新型工业化路线。

  记者:能耗污染居高不下的根源是什么?

  薛惠锋: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业拉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3%,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较快的工业拉动型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二是高污染的重化工业比重提高。在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和资金等要素支撑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不少地方比速度、上项目扩产能的意愿强烈,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出口和投资增长迅速,许多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扩张尚未得到完全遏制。

  记者:在您看来,降低污染与能耗的关键何在?

  薛惠锋:要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环保目标。如果不转变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严重后果。

  破解减排瓶颈,关键要建立减排机制。首先,建立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完善重点耗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对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其次要建立健全财税政策体系,加快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建筑,以及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快调整高资源消耗产品进出口和关税政策。第三要建立污染治理的激励机制。当前国家关于脱硫机组上网电价优惠政策已得到落实,提高了火电企业开展脱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建议国家继续出台优先安排脱硫机组上网的优惠政策,适当增加脱硫机组的发电计划,以确保火电企业运行的经济性和治污的积极性。对已达标排放但仍有减排空间的企业,国家应拨出专款鼓励其进行深度治理,从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相关新闻

  国家将斥资2万亿元发展新能源

  9月4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获得通过的前提下,国家发改委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下称《划》)。《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0%,2020年达到15%,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能力。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铭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实现《规划》提出的任务,国家在2020年前将投资2万亿元。

  按照近期通过的《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规划》中明确提了三个具体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力争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提高到15%。 [本报记者罗晖]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Tags: 数字,节能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