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替代能源,难道只有煤变油一条路可走?

Eedu.org.cn 作者:邱林    资讯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8

  目前,各方都在紧盯着神华、伊泰和潞安的煤变油项目的进展,业内人士称一旦他们能取得突破,将引发连锁反应,中国煤制油产业的规模必将成急剧扩张。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目前煤制油仍处于工业化示范期,2010年后才进入产业化发展期,届时的规模将达1000万吨的生产规模。这种诱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在煤化工审批上对环境要求的宽松,这不能不说是煤化工产业疾进中最让人担心的一个方面。(4月16日《证券市场周刊》)

  在国际油价已突破110美元/桶的情况下,寻找替代能源自然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而煤变油更让人关注。因为中国富煤少油,许多企业将“煤的流油”等同于“富的流油”。例如一些产煤大省就纷纷打起了煤变油牌,山西省制定了《加快发展具有山西优势的煤化工产业三年推进计划》,在3年里投资92亿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计划到2009年,全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而安徽立志到2010年,实现煤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要打造出全国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基地。

  现在,众多的企业打着为国家能源战略考虑的旗号,让煤变油项目在中国遍地开花。但在这背后,巨大潜在风险和环境成本被忽视了。其实,在目前国内众多煤转油项目中,除神华、伊泰、潞安三家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外,其余都是自行其是,业内估计拟建和在建煤转油项目的资金规模高达千亿之巨。有统计显示:到2020年中国在煤变油项目上将完成4000亿元到5000亿元的投资,形成年产5000万吨煤转油生产能力,并希望藉此彻底解决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事实上,煤变油的大跃进背后是中国整体能源战略的争论:煤变油是否会有效改变中国能源战略结构?许多准备在煤变油项目上一展拳脚的企业认为,中国的煤炭资源储备约在1万亿吨左右(包括未探明的煤炭资源),如果按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中国煤炭资源可供使用100年以上。煤变油项目对中国来说是极为现实的一条路。

  但相左的观点认为,煤变油更多的是一种战略,并未到非如此不可的地步。我们的煤变油技术来源于德国、日本、美国以及南非,除南非曾因禁运而大规模商业性开发煤转油项目外,其他三国无一例外的只限于示范试验阶段。国内普遍上马的间接转换技术,生成一吨成品油往往需要消耗掉4至5吨的煤,即便是转化效率最高的神华集团的煤变油项目也要消耗3吨优质煤炭才能转变一吨成品油。因此,煤变油是建立在大量消耗煤资源基础上,生产越多,煤炭消耗越多,并没有起到替代能源的作用。

  有数字显示,在过去5年内,我国煤炭消费已经翻了一番,今年将达到22亿吨,到2010年煤炭需求量将超过30亿吨。而且,我国煤炭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相对较少,依照目前的煤炭产能和利用方式,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仅能维持30年。加上其他行业煤炭需求的较快增长,近年来煤价增长过快的情形是否会继续重演?如果上述情况重演,除了对煤变油项目有重大影响,煤变油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外,对其他用煤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2006年7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对煤制油项目进行降温。公告称: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应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对不能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煤化工项目应不予核准或备案。现在,关键是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特别是对这类项目的投资规模和布局要强化管理,防止一些地方盲目投资。更重要的是要防止一些地区、一些企业以煤变油的名义圈占资源,对资源的炒作因素胜过煤变油生产的实际发展需要。

  在煤炭与石油孰轻孰重的问题上,虽然政府决策层已作出阶段性的选择,然而如何破解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发展”与“资源”之间矛盾,却需要我们用更长的时间来求解。表面上来讲,很多人谈到石油紧张、国家能源战略、安全问题、替代能源问题,但替代能源肯定不是煤变油这一种方式,这一条路可走。进一步说,现在将煤制油当作一种技术储备,并拥有一定规模,在油价比较高、煤炭生产成本不完整的条件下,可能有经济上的可行性。但要以煤炭资源替代石油,大规模实施煤变油产业化,并不符合中国国情,也是行不通的。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Tags: 替代能源,煤变油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