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重油有望成为中国重要战略接替能源

Eedu.org.cn 作者:赵华    资讯来源:资源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2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常规石油储量日益减少,有着巨大勘探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重油成为21世纪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随着后石油世代的到来,重油正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望成为中国重要战略接替能源。

    所谓重油,就是非常规石油的统称,包括重质油、高黏油、油砂、天然沥青和油母页岩等。当前,国际石油界在重油勘探、开发、炼制与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难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创新,以求更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另外,随着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如何加强世界各重油生产国对勘探开发的重视以及消费国对重油的合理利用,也成为重油工业乃至世界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2006年,生产石油超过1.8亿吨,消费石油达3亿吨,石油缺口较大。除常规石油、天然气外,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经过50多年的勘探,我国已先后在全国12个盆地中发现了70多个重油油田,建立了5大开发生产区,产量已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10%。随着石油技术的进步及其带来的重油产量的提高和开采成本的降低,重油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接替能源之一。目前,在中国发现了70多个重油油田。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在辽河油田、新疆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及海洋油区建立五大重油开发生产区,稠油的产量已占国内原油总产量的10%。

    世界重油地质储量相当于常规油气储量之和

    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常规石油储量日益减少,有着巨大勘探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重油成为21世纪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重油的地质储量约为1万亿多吨,重油、常规原油和天然气地质储量占总储量分别为53%、25%和22%,重油的地质储量相当于常规油气储量之和。在全球大约10万亿桶剩余石油资源中,70%以上是重油资源。而在中国,陆上重油、沥青资源约占石油资源总量的20%以上,预测资源量198亿吨,其中最终可探明的地质资源量为79.5亿吨,可采资源量为19.1亿吨。经过50多年的勘探,我国先后在全国12个盆地发现70多个重油油田,已建立了辽河油田、新疆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以及海洋油区等5大重油开发生产区。近几年,又分别在吐哈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发现深层重油资源。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已探明重油地质储量20.6亿吨。重油已成为中国原油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稠油产量已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10%。

    加拿大和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重油产地

    目前,储量最大并已实现经济开采的是: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油砂资源和委内瑞拉奥利诺克油带的重油资源。委内瑞拉是世界上最大的重油储藏地区之一。据该国公布的数据,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可采重油、超重油和天然沥青的储量高达2350亿桶。这些储量加上现有的已被证实的轻质油和中质油储量,共有3128亿桶。在委内瑞加拿大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789亿桶,占全世界的15%,其中95%的探明储量来自阿尔伯达省的油砂资源。阿尔伯达省的油砂资源分布面积达14.1万平方公里,可开采的油砂资源约有1750亿桶,主要集中在阿尔伯达省的阿萨巴斯卡、冷湖和皮斯河三个地区。2000年,加拿大和委内瑞拉以原油形式和合成原油形式(通过提炼得到的轻质、低硫原油),分别达到日产量60万桶和30万桶。目前,加拿大和委内瑞拉每天共生产大约300万桶石油。预计到2015年,两国的超重油或沥青和合成原油日产量总计将达到350万桶。

    重油短期内尚无法动摇常规石油地位

    近年来,石油技术的进步带来了非常规石油产量的提高和开采成本的降低,非常规石油资源也必将成为稳定世界石油市场供给的重要力量。目前,重油资源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具吸引力。委内瑞拉应用先进的油泵、水平井技术和改良的稀释剂,大大提高了重油的生产率,将生产成本从1991年的每桶3美元降至2004年的每桶0.95美元。加拿大的油砂自1967年进行经济开采以来,产量逐年上升,1980年油砂产品的日产量为13.8万桶,2004年的日产量已达99.7万桶。据加拿大石油生产商协会预测,随着常规原油的产量日益下降,油砂油占加拿大原油产量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到2015年,将由目前所占原油总产量的50%提高到75%,日产量将超过270万桶。然而,专家也特别指出,与常规石油资源相比,重油开发利用存在投资大、风险高、设施配套不完善、环境污染等问题。短期内,这些非常规石油产区尚无法替代中东原油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

    国际合作将提升重油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首届世界重油大会召开的目标是:研究与探讨如何提高世界重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程度和水平,加强世界重油生产国之间、重油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的广泛合作,促进重油技术进步,共同推动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中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显示,我国将开展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调查勘探,增加油气替代资源储量。中国将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在稳定发展常规油气资源的同时,积极鼓励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加工利用,增加科技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努力提高采收率,增强油气资源的保障力。他说,中国政府尤其需要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开发技术、风险控制、信息分享、投资、贸易等方面的合作。目前,我国已在一些地区开展多个开发项目,还对油页岩的开发进行了先导试验,正努力解决重油开发中的经济、技术和环境问题,促进国际重油贸易,提高世界范围内重油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世界石油专家表示,如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开发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新技术,加强世界各重油生产国对勘探开发的重视,以及消费国对重油的合理利用,将成为重油工业乃至世界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重油,新世纪重要能源

    早在199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就以《重油——下世纪重要能源》为题,对重油的情况进行了介绍。文章指出,石油工业堪称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人类年复一年地开采石油,常规原油的可采储量仅剩1500亿吨,而目前全球原油年产量己达30亿吨,如此算来,常规油的枯竭之日己不十分遥远。很多人甚至预期,到2010年人类就将买不到便宜的石油。所幸的是,大自然还给人类留下了另一个机会——重油和沥青砂。这种储量高达4000亿吨的烃类资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重油是一种比重超过0.93的稠油,黏度大,含有大量的氮、硫、蜡质以及金属,基本不流动,而沥青砂则更是不能流动。开采时,有的需要向地下注热,比如注入蒸汽、热水,或者一些烃类物质将其溶解,增加其流动性,有的则是采用类似挖掘煤炭的方法。由于重油的勘探、开发、炼制技术比较复杂,资金投入大,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而重油工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然而,面对21世纪常规油资源趋于减少的威胁,许多有识之士从长远出发,正孜孜不倦地研究新技术开发重油,使人类广泛利用这种资源的可能性不断增强。

    近20年来,全球重油工业的发展速度比常规油快,重油和沥青砂的年产量由2000万吨上升到目前的近1亿吨。委内瑞拉是重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人们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其日产重油量可达120万桶;加拿大目前的油砂日产量达50万桶;欧洲北海的重油日产量达14万桶;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重油工业近年来也发展迅猛,年产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一些国家重油储量很大,但由于油藏分布于海上,或在地面2000米以下,现在还难以大量开采利用。比较常规油、重油和天然气这三大类烃类资源的状况,可以看到重油的前景是最好的,因为它的储量是年产出量的几千倍,而常规油的这个指标只有50倍。天然气在全球的分布和利用程度很不平衡,在很多国家它占所利用能源的比重非常之小。据美国能源部的预测,世界常规油产量将在20年内达到高峰,然后出现递减。随之而来的资源短缺加上油价攀升,将标志着非常规资源投入工业化生产,这就是重油和沥青砂,它们可能构成21世纪中叶世界能源供给的一半以上。谢夫隆石油公司总裁兰尼尔预计,下个世纪全球重油资源量可能被证实为超过6万亿吨。由此可见,重油工业的发展潜力是相当巨大的。

    如何将重油和沥青砂充分应用于产业发展,同时又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的环境,也成为世界石油界面临的一项共同课题。最近,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重油及沥青砂国际会议上,来自联合国和20多个国家的官员和专家520多人聚集一堂,共同围绕“重油——21世纪的重要能源”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联合国培训研究署重油及沥青砂开发中心已承担起促进重油技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职责,它利用其网络促进技术转让和全世界对技术专长的共享。21世纪能否全面实现重油的价值将取决于国际能源市场、重油资源量以及提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三个方面。人们目前亟须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改进技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在低油价条件下走出重油开发利用的新路子;二是针对重油开发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全球环境要求的开发方案。近年来,重油和沥青砂作业的环境和技术改进有了一些进展,包括将矿区原油燃料发生蒸汽改为更有效更清洁的可燃气发生蒸汽;减少开采和改质作业中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采用高效隔热油管将高干度蒸汽送入地层;利用水平井钻井技术使地面占地少于直井,从而减少环境破坏;利用流度控制剂更有效地将蒸汽流导向未驱扫区,减少污水产量,等等。本世纪石油技术已有的成果和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重油和沥青砂开采的实践,已为这一重要资源的扩大开发和利用准备了必要的技术手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重油及沥青砂作为全球能源的替代资源走向世界舞台,已是大势所趋。

    我国重油开发潜力巨大

    目前,在全球大约10万亿桶剩余石油资源中,70%以上是重油资源。而在我国,陆上重油、沥青资源约占石油资源总量的20%以上。油砂预计地质资源量超过60亿吨,可采资源量超过30亿吨。油页岩地质资源量超过470亿吨,技术可采资源量超过160亿吨,可回收量超过120亿吨。 中国政府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大力开展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增加科技投入,降低开采成本,增加我国油气资源的保障程度。 据了解,由于我国大规模的勘探评价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关于重油勘探开发的鼓励政策尚在研究制定中。重油资源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接替能源之一。 

    有关人士说,非常规油气在我国能源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常规油气的重要补充,并且资源较丰富,潜力较大;特别是煤层气和油页岩的勘探开发将对我国油气工业和能源供应产生较大影响。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将针对全国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鼓励开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经过50多年的勘探,我国先后在全国12个盆地发现70多个重油油田, 已建立辽河油田、新疆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以及海洋油区等5大重油开发生产区,稠油产量已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10%%。近几年,又分别在吐哈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发现深层重油资源。到2005年年底,我国已探明重油地质储量20.6亿吨。重油已成为中国原油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鼓励重油开采

    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随着石油技术的进步及其带来的重油产量的提高和开采成本的降低,重油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接替能源之一。   几年来,我国积极鼓励重油开采,是能源接替的战略之举,对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有比较丰富的重油资源,表明我国石油资源远远未到枯竭的时候。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在联合进行的最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首次将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列入国家评价体系,共对我国大陆47个含煤盆地、80个油页岩矿区以及24个含油砂盆地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我国重油资源丰富,重油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接替能源之一。 我国高度重视重油开采以及利用技术的研究,有决心破解这个世界性技术难题。重油集中了原油中70%左右的硫和90%左右的氮,重油中占总量约70%的较轻部分,是采用当前技术可以转化的部分,但高效转化仍很困难;占重油总量大约20%的较重部分,采用现有的技术难以直接转化,这是重油高效转化的潜力所在;剩下的最重的10%就是重油残渣,富集了重油中70%以上的金属和40%以上的硫、氮,不能被有效地转化为轻质产品。国家“973”计划将“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基础研究”列入其中,以加快解决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这一世界性科技难题。全国65位专家学者从去年开始共同攻关,计划用5年时间解决制约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这对世界能源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我国鼓励重油开采,表明我国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缓解世界能源紧张局面作贡献。能源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破解能源困局成为各国的共同期待。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石油资源,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实现重油的高效转化和优化利用,正是保证我国能源和化工原材料供应的必由之路。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大力开展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增加科技投入,降低开采成本,增加我国油气资源的保障程度。我国鼓励勘探开采重油,战略意义显见:一可形成替代能源战略储备,进一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二可更有效利用资源,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可对国际油价攀升形成制约,为世界石油供求矛盾缓解找到一条出路。(资源网)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