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新能源:中国经济的“四轮驱动”

Eedu.org.cn 作者:王松涛    资讯来源:中国石油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26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摆脱高碳能源模式、借助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不少国家破解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课题的现实选择。今年年初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方兴未艾的新能源产业将为中国经济打造动力澎湃的“四轮驱动”。

  我国具有丰厚的新能源资源优势

  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颇为丰厚。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4亿千瓦,其中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资源量为1.25亿千瓦,分布遍及全国1600多个县、市。我国风能资源可安装风力发电机组10亿千瓦,去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新装风机达630万千瓦。到2010年有望达到2000万千瓦。

  我国2/3国土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年均辐射量约为 5900 兆焦耳/平方米,理论上每年可以达到17000亿吨标准煤,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应用价值。

  全国的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资源也分布广泛,每年可作为能源使用的数量相当于5亿吨标准煤。全国的地热资源远景储量相当于2000亿吨标准煤,已勘探的40多个地热田可供中低温直接利用的热储量相当于31.6亿吨标准煤。

  发展新能源产业,凸显战略价值和综合效益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全球石油将在未来40年左右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完,煤炭也只能用220年左右。无论是从降低我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还是从国际原油的不可再生性、稀缺性等方面看,发展新能源产业都是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

  发展新能源不仅可以形成上万亿产值的产业,同时带来的综合效益也让人振奋。根据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大约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可明显减少煤炭消耗,弥补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的不足。同时,还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二氧化碳排放量,节约用水,保护林地。

  发展新能源在实现污染控制与清洁能源生产的有机统一方面也让人耳目一新。以废弃生物质资源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城市生物质垃圾达3000万至4000万吨,畜禽粪便产生量更高达20多亿吨,如果能用于发酵,可产生沼气825亿立方米。

  克服三个障碍,做大新能源产业

  虽然我国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新能源产业发展还需克服以下三个方面的障碍。

  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及激励措施力度不够。在新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发展规划相对滞后,缺乏对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的调控力度。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未形成支持新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新能源发展的市场保障机制尚待完善。新能源相关的行业法规和质量标准的缺乏和对新能源产品的市场监管缺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新能源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目前尚未设立常年性的新能源发展科技专项,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研发能力弱,装备成套性差。同时,尚未建成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体系。

  多管齐下,迎接新能源产业的春天

  当前应大力采取措施,多管齐下,尽快克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障碍。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李蜀庆等学者建议:

  加大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及激励措施支持力度。增加新能源发展的税收减免、财政补助、市场培育等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调整对新能源产业的税收政策,把向新能源企业征收的部分税收返还,用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以克服企业技术研发经费少而导致的低水平重复开发困境,帮助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新能源产业的投入力度。设立新能源技术风险基金,支持新能源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设立新能源发展科技专项,开展新能源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采取包括公共股权市场投资、风险资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方式,扩大社会资本的投入力度。

  建立市场保障体系,培育稳定的市场需求。制定相关的行业法规和质量标准,加大对新能源产品的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将新能源发展目标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扩大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建立起多元化的能源产业结构。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