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市场对外依存度高产能过剩 光伏产业谋求"突围"

Eedu.org.cn 作者:李茂君    资讯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2-7

  记者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2011年,中国光伏行业可谓折戟沉沙,市场萎靡、产能过剩、价格大战、“双反”调查等不利因素贯穿全年,全行业外困内忧中被迫集体“入冬”。当下,光伏产业全线谋求“突围”。

  江苏是全国光伏第一大省:拥有光伏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12万人,产业链条完整,从多晶硅原料生产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再到终端的光伏电站建设等均有涉足,产值规模占据全国三分之二,而行业内的知名领军企业多集中在江苏。去年末,江苏省工商联对该省光伏产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无论是光伏龙头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少数企业面临停产。

  国内很多光伏企业都是半道出家。之前多晶硅料处于400美元/公斤的暴利时代,不管是房地产企业,还是外贸、化工、食品、农业公司,都在砸巨资抢滩光伏产业链。比如,三星、友达光电、台积电等亚洲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纷纷在该领域跑马圈地。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推动,如以皮革闻名的浙江海宁就将光伏产业作为当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政府在税收、技改、人才引进、认证和展会等五项对光伏企业均设补助,如此一来,海宁光伏企业从14家增长到40余家,且旨在将把光伏打造成为产值达300亿元的第一支柱产业。放眼浙江,2007年之前从事光伏行业的企业只有30多家,而今翻了7倍。

  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光伏总装机量大致为24GW,相比前一年增长30%左右,而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光伏产能大致为50GW,在欧洲市场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大量国内的光伏企业根本找不到出口。“目前国内光伏产品90%以上出口,欧洲市场占70%以上,整个产业对外依存度太高,”常州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分析,一年前,欧洲各国相继减少了光伏产业补贴,加之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市场走势不容乐观。因国外市场波动,国内许多企业为回笼资金,纷纷抛售积压库存,互相压价,打乱了市场秩序,使得整个市场雪上加霜。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坦言,目下光伏产业本身病因之一是国内企业盲目扩产,导致产能过剩。

  如何突围?以江苏为例,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副总裁章灵军建议,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和市场骤冷的转型时期,当务之急是建立政府、企业、银行、电网公司的一体化合作机制,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天合光能负责人高纪凡呼吁,江苏属于用电重负荷地区,应大力推广太阳能发电,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推广“屋顶计划”,加快从光伏工业大省向光伏应用大省迈进步伐。长期跟踪调研光伏产业的江苏省工商联主席李仁建议,应积极争取把江苏列为国家清洁能源应用示范省份,并可率先出台光伏发电国家上网电价的江苏配套政策,对江苏省光伏企业在境内的沿海、滩涂、河道两边等闲置土地上开发建设的光伏应用项目给予电价补贴,以价格杠杆撬动产业技术进步,加快光伏应用步伐。(见习记者 李茂君)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