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野保中心的"常住居民" 不能放生的外来物种

Eedu.org.cn 作者:甘南    资讯来源:北京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0-28

 

    猴子是这里的老居民了。由于从小由人饲养,它们已没有觅食的本领,放生后很难被猴群接受。所以,它们此生永远无法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由于繁殖技术简单,很多公园也并不缺少蓝孔雀,因此它们只能留在野保中心。蓝孔雀每天的伙食颇为讲究,蔬菜、粮食合理搭配,每日还都有专人打扫笼舍。

 

 

    随着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救助遇险动物人们更是异常热心。当黑天鹅被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带走时,人们像欢送明星一样护送黑天鹅离开。    

    位于顺义潮白河畔的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最近又添了新成员,一位被市民们“前呼后拥”送来的“贵客”——黑天鹅,开始了在这里的“疗养”生活。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本以为是国家级保护动物的黑天鹅却是个“冒牌货”。

    在人们的意识中,一些罕见的物种必定会与“国家级保护”扯上关系。其实不然,就拿这只黑天鹅来说,野保中心工作人员的一席话让人们恍然大悟,“是黑天鹅没错,但黑天鹅是南半球的物种,咱们国家是没有的。这些年一些公园为了美化环境,人为地引进、繁殖了这种动物,你看它的翅膀有明显修剪的痕迹,所以它根本不是野生动物,更谈不上国家级保护动物了,像这样的动物,我们保护中心还多得很。”

    据野保中心介绍,近几年,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接到救助动物的电话也日渐增多,但这之中救助的大都不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可面对人们的热情,工作人员也不好拒绝;于是,在野保中心就有了这个特殊的群体——不能放生的“常住居民”。它们大部分是外来物种,不具备此地野外生存能力,许多都得靠人工饲养才能存活。从几年前收养的第一只绿孔雀开始,到今天这个团体的数量在逐步壮大,其中包括巴西龟、非洲冠鹤、被驯化的猴子、人工杂交的野鸭等数十个品种的近百只非野生动物,它们中有的已在此繁衍了下一代。

    目前,野保中心还有空间安置这些动物,但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总会有饱和的时候。它们不但占用了本该用于救助野生动物的资源,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如果人们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好好善待身边的动物,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快乐让它们成为“孤儿”,这样野保中心也更会名副其实。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