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研究发现新的鸟类传粉植物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华南植物园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30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诗人有诗人浪漫的回答。但对于传粉生物学家来说,答案很明确,植物在招引传粉动物。

  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传粉生物学家发现,作为对不同类型传粉媒介的适应,植物进化出一系列的花部性状,如风媒传粉的植物一般雌雄异株或至少异花,总状、穗状或柔荑花序,花被退化,柱头膨大或有长须;蝶类传粉的植物一般有长管状花,没有气味;蛾类传粉的花虽然也是管状,但有浓烈的花香,等等。这种在不同植物类群中出现的相似的花形态特征组合被称为“传粉综合征”。“传粉综合征”是传粉生物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鸟类作为传粉动物在热带美洲很常见。华南植物园从美洲引种的一些园林植物,如大红花(Hibiscus rosa-sinensis)等都是蜂鸟传粉的,都有鲜红艳丽的花朵。相对来说,原产于亚洲地区的鸟类传粉植物并不多,所以鸟类传粉一直以来没有受到亚洲地区传粉生物学家的重视。除了一些零星的观察,没有对于鸟类传粉现象的系统研究。

  华南植物园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领域系统发育与繁殖生物学研究组的博士研究生顾垒及其导师张奠湘研究员等对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山地的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开展传粉生物学研究时发现,该种为鸟类传粉植物,其主要传粉者为广泛分布在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雀形目鸟类暗绿秀眼鸟和叉尾太阳鸟。因为雀形目在亚洲大陆的出现是在中新世之后,而红花荷属植物的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晚白垩纪或早第三纪,红花荷的鸟类传粉被认为是植物传粉者转变的又一案例。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近期出版的Biotropica杂志上。

新发现的鸟类传粉植物——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