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边界生态廊道成为野生动物天堂
新华网哈尔滨8月17日电(记者 董爱波 张玥 周舟)黑龙江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导游汪海艳,经常为游客讲述当地盛传的俄罗斯棕熊“串门”的故事。
那是2012年冬季,中俄界江乌苏里江已被厚厚的冰层覆盖,一只母熊带着两只小熊从俄罗斯信步走过江面来到中国境内觅食。
近年来,关于中俄两国边境地区野生动物“跨境”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专家认为,这一方面说明两国边境地区的整个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动物的种群数量得到了恢复,另一方面得益于两国加强跨境保护区的合作,为野生动物在边境线上自由迁徙创造了空间。
中俄两国边界绵延4300多公里,特别是东部边境毗邻地区广袤的原生态森林和充沛的水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为了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两国于2012年制订了《中俄联合保护跨境珍稀野生动物行动计划》,并率先启动了东北虎、东北豹跨境保护合作计划。
作为世界濒危野生动物之一,目前野生东北虎仅存不到500只,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山林中。东北豹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亚种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物种,大部分生活在中俄边境地带。
今年6月,中国抚远县的一名渔民行船在乌苏里江上时,意外遇到一只渡江的野生东北虎,在老虎试图登船时,渔民用船桨将其击退,并用手机记录下了这只东北虎游泳和上岸的全过程。此消息在网上一经公布,吸引了网民极大的兴趣。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姜广顺认为,野生东北虎频繁“跨境”是其种群扩充的一个好迹象,说明中俄双方多年对野生东北虎保护的水平得到提升。
两国保护野生东北虎的合作已初见成效。中俄双方监测结果显示,随着俄罗斯境内的野生东北虎数量趋向饱和,以及中国境内适合东北虎的生长环境逐渐恢复,野生东北虎正呈现从俄罗斯向中国东北游移扩散的趋势。
中俄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相互贯通,许多动植物存在着天然联系。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促进生态改善,一江之隔的两国保护区之间保持着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董树斌告诉记者,2008年该保护区与俄罗斯兴安斯基国家自然保护区签署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双方开展了自然环境保护和研究领域的合作。
今年洪河保护区又与俄罗斯巴斯塔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将交换珍稀鸟类东方白鹳、鹤类监测的数据,开展雀形目鸟类环志工作并交换所得数据资料,交流森林、草甸湿地野外调查经验,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联合开展环保行动和生态节日庆祝活动。
董树斌多次到访俄罗斯,并参观过多个自然保护区。他表示,俄罗斯对自然的保护非常有力度,保护区地域辽阔,许多经验值得中方借鉴。
目前,中俄两国保护区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并不断将科研环保工作引向深入。
横跨中俄边界线的兴凯湖国际(跨界)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7年,这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国际候鸟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地,兴凯湖生物圈的保护受到两国学界的共同关注。
中国科学院兴凯湖湿地生态研究站副站长陆永正告诉记者,研究站每年都会与俄罗斯远东科学院的专家举行会谈,就一些研究成果交换意见。俄方关注的焦点是兴凯湖的水质和鸟类栖息地保护问题,双方有意愿针对一些具体课题开展联合研究。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俄发射卫星追踪野生动物 深圳下月起全面禁猎野生动物 非法猎被究刑责 英国灭绝68年瓦加地蜂神秘“复活” 广西龙州发现两只疑似云豹幼崽 生态廊道已添绿近四千万平方米 生态廊道绿化下月完成 美国加州大旱百年不遇 三千万鱼苗将被放养 西藏湿地成野生动物“百乐园” 新方法快捷监测野生动物 全国森林公安近期破获一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 一条绿色生态环廊将绕津城 世界海拔最高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数量增长明显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