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安徽省生物物种达11109种

    [内容预览]

    | 2008-2-25 9:07:29
    新华社合肥2月24日电(记者 王立武)由安徽大学牵头的安徽省生物物种资源调查成果日前通过专家鉴定。据初步完成的《安徽省生物物种编目》显示,安徽省已记载的和新纪录、新类群生物物种累计约有11109种。  据参与此次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的安徽黄山学院的吕顺清博士介绍,该项目受安徽省环保局委托,由安徽大学牵头,联合安徽农业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黄山学院、皖西学院等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并组织了安徽省生物资源

    [阅读全文]

  • 罕见雪灾致鄱阳湖十余万候鸟神秘"失踪"

    [内容预览]

    | 2008-2-24 11:23:50
        资料图片:雪灾之前,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江西鄱阳湖越冬栖息的珍禽候鸟总数已达数十万只。中新社发段长征摄    资料图片:一月五日,大群雁类候鸟在江西永修县吴城镇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中心湖区大湖池上空飞翔。中新社发段长征摄     一场五十年罕见的持续冰雪天气使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保护区内的

    [阅读全文]

  • 乌干达、卢旺达和刚果(金)将携手保护山地大猩猩

    [内容预览]

    | 2008-2-22 11:07:53
    新华网内罗毕2月21日电(记者卢娟)乌干达、卢旺达和刚果(金)3国日前共同签署《10年跨界战略计划》,保护生活在3国边境地区的山地大猩猩。 据《肯尼亚时报》21日报道,乌干达野生动物管理局局长摩西·马佩萨表示,根据计划将对生活在3国交界处的维龙加地区的山地大猩猩进行普查,并着手解决人 类对大猩猩栖息地环境的侵蚀和偷猎等问题。预计将在计划实行的前4年投入410万欧元。 马佩萨说,这是3国首次决定共同

    [阅读全文]

  • 庐山珍贵名木在“特殊护理”下安然度过雪灾

    [内容预览]

    | 2008-2-22 11:05:47
    新华网南昌2月22日电 今年1月以来,庐山遭遇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在灾害到来之前,庐山管理局对庐山现存的近3000种珍贵名木实行“特殊护理”,使得它们经受住了雪灾的考验,安然无恙。 庐山植物园是珍贵名木保护的重点区域。在这个园区的300公顷土地上,分布有3400余种植物 ,其中载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的植物有140种。 庐山植物园副主任鲍海鸥介绍说,冰雪来袭之前,庐山植物园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阅读全文]

  • 神农架:人与金丝猴零距离接触

    [内容预览]

    | 2008-2-21 9:48:39
    金丝猴,与恐龙同一个时代,与大熊猫同一个级别。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人员而言,金丝猴的存在,是对生态环境的检验,是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和标志。近日,研究人员引领记者进入了金丝猴的世界。 神农架,金丝猴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   记者来到神农架林区。该区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重峦叠嶂,沟壑纵横。这里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

    [阅读全文]

  • 肯尼亚狮子急剧减少 呼吁制订国家战略保护动物

    [内容预览]

    | 2008-2-20 9:27:19
    新华网内罗毕2月19日电(记者卢娟)肯尼亚《人民报》19日报道,由于缺少适当的管理政策,肯尼亚的狮子和土狼数量急剧减少,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官员要求尽快制订相应的国家战略,包括成立一支特别行动小组,研究如何保护狮子等野生动物。 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局长朱利叶斯·基普恩艾迪奇说,这个小组将由动物保护专家和旅游从业人员组成,对狮子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进行研究,从而制订更加有效的保护政策,防止狮子数量进一

    [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过度捕捞致多种鲨鱼濒灭绝

    [内容预览]

    | 2008-2-19 23:14:44
       新华网日内瓦2月18日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专家日前表示,包括路氏双髻鲨在内的9种鲨鱼将被正式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据瑞士媒体报道,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下属鲨鱼专家小组的朱莉娅·鲍姆博士日前发表报告说,过度捕捞已令一些种类的鲨鱼数量减少了99%,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决定在今年晚些时候把它们添加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当中。

    [阅读全文]

  • 连续5年实施禁渔期制度鲜见鱼类品种再现金沙江

    [内容预览]

    | 2008-2-19 15:23:28
    “江中无渔船,岸边无渔网,市场无江鱼。”记者从近日在丽江市召开的云南省2008年长江禁渔动员会议了解到,通过连续5年实施禁渔期制度,我省长江水系(金沙江)鱼类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一些多年未见的鱼类品种又在江中出现,人为破坏沿江生物资源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据悉,2005年,长江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我省镇雄、威信两县作为长江支流赤水河的源头,被列入该项目的实施范围。云南项

    [阅读全文]

  • 三成陆地鸟类本世纪可能灭绝

    [内容预览]

    | 2008-2-19 8:49:12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杜克大学研究人员发布报告说,由于受到全球变暖和栖息地减少等因素影响,全球30%的陆地鸟可能在本世纪内灭绝。   严谨设计实验  日本共同社18日报道,这项研究首次使用计算机模拟全球变暖对鸟类栖息地产生的影响。研究小组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发布的全球变暖预测报告,同时借鉴了另一支联合国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以8400多种鸟类的栖息地作为模拟对象,

    [阅读全文]

  • 猫儿山水源林告急

    [内容预览]

    | 2008-2-19 8:44:02
    本报桂林讯 (记者/吕欣 通讯员/张建华 蒋子鸣)大雪压青松,青松不堪折;冰凌裹毛竹,“爆竹”声声断。2月9日,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视察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木受灾情况及华江瑶族乡毛竹受灾情况, 慰问了猫儿山管理局的干部职工,强调要想方设法尽快恢复漓江之源受损林木生机。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自1月3日开始遭受冰冻灾害以来,不仅给野生动物栖息、觅食、过冬造成严重影响,更给猫儿山的森林资源造成了极大破

    [阅读全文]

  • 中外专家联手调查冰雪灾后洞庭湖鸟类资源

    [内容预览]

    | 2008-2-19 0:58:36
    新华社长沙2月18日(记者 黄兴华)作为世界著名的候鸟冬季栖身之地,在2008年冬春之交时的南方罕见冰雪灾害中,是怎样渡过的?来自丹麦、英国、澳大利亚三国的鸟类专家与中国同行日前联手实地进行调查,掌握雪灾后洞庭湖鸟类资源情况。  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不仅盛产各类淡水鱼,更是各种候鸟越冬的理想场所。其中,总面积19万公顷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境内的21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据考察,这里有

    [阅读全文]

  • 三峡珍稀植物受冻 国家环保局专款抢救

    [内容预览]

    | 2008-2-18 9:29:51
    16日上午,万州五桥的重庆三峡珍稀植物园内,45岁的向秀发打开用白色塑料布包住的一株1米来高、碗口粗细的树干,在顶端一凸处用指甲轻轻抠了抠,现出绿色。“开始出芽了!这67株桫椤都活了!”作为植物园的负责人,向秀发喜不自禁。   大雪压垮600平方米大棚   三峡珍稀植物园庇护的数万株三峡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是从库区淹没线下抢救的植物活化石。   上月27日,万州突降大雪,当月29日夜间至30日晨,万

    [阅读全文]

  • 陕西:大熊猫“欣欣”入住秦岭野生动物园

    [内容预览]

    | 2008-2-17 10:38:05
    新华网西安2月16日电(记者石志勇)陕西秦岭野生动物园沉寂很长时间的大熊猫馆15日重新开放,这里又迎来新的“主人”——一只名叫“欣欣”的雌性大熊猫。  2006年11月22日,秦岭野生动物园17岁的大熊猫“秦秦”因患肺重度淤血水肿、左心室扩张等疾病死亡后,熊猫馆一度关闭。今年2月,秦岭野生动物园从陕西省野生动物抢救中心引进一只2岁多的雌性大熊猫“入住”。这只名叫“欣欣”的大熊猫2006年8月6日出

    [阅读全文]

  • 淘金潮威胁圭亚那热带雨林

    [内容预览]

    | 2008-2-15 9:57:52
    本报讯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近期法属圭亚那正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生态危机。巴西和苏里南数以万计的地下非法淘金者不断涌入法属圭亚那热带丛林,疯狂破坏雨林,寻找金矿,而且持有枪械等重武器,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而且给当地原住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法属圭亚那位于南美洲的东北部,在东方和南方毗邻巴西,北为大西洋,西方是苏里南,其90%%以上的面积都被森林覆盖,富含金、铝矾土和高岭土等多种

    [阅读全文]

  • 江西给华南虎摘除白内障 此举尚属全球首例

    [内容预览]

    | 2008-2-6 20:36:18
    “明明”津津有味地吃着饲养员送来的新鲜猪肉。朱文标摄  江西南昌动物园东门旁边的一个房间内,一只小华南虎静静地躺在铁笼子里,双目炯炯有神。小华南虎“明明”日前成功实施白内障摘除手术。此举在全球尚属首例,也是小华南虎在即将到来的周岁生日之际获得的一份重礼。  发病 走路常撞墙  小华南虎于2007年2月8日出生在上海,系人工繁殖。去年9月,小华南虎被运至南昌动物园安家。然而,才过一两个月,管理人员就

    [阅读全文]

  • 福建九龙江实施中华鲟放流增殖 贮备后备2400尾

    [内容预览]

    | 2008-2-6 20:28:08
    新华网福州2月6日电(记者逯寒青)记者从福建省政府获悉,在得到国家农业部批准后,福建省海洋渔业部门近日将100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放流至九龙江入海口水域。这标志着福建中华鲟放流增殖项目已经启动。 中华鲟素有“水中活化石”和“水中大熊猫”之称,属于大型洄游性鱼类,目前濒临灭绝,在其主要洄游水域长江已难觅踪影。福建九龙江及附近的厦门海域也是中华鲟的天然分布区之一,为保护这一珍贵的鱼种资源,厦门于1

    [阅读全文]

  • 科学家证实:大熊猫仍存在较高进化潜力

    [内容预览]

    | 2008-2-3 12:59:36
    “证实大熊猫仍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入围“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这一发现表明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小组与西华师范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等合作,在2006年发现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远远超过先前人们估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大熊猫仍然具有进化潜力。  研究小组采用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山系现存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变异、种群遗传结构

    [阅读全文]

  •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获成功 累计繁育成功30多头

    [内容预览]

    | 2008-2-3 12:56:42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出生的第一头长江江豚(2005年),这也是世界上淡水鲸类第一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摄影:王小强)  人民网北京2月2日讯 (记者赵永新)经过20多年的不懈探索,中科院水生物所成功实施了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目前已累计繁育成功30多头江豚。据专家介绍,此举是世界上对一种鲸类动物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迁地保护的唯一一次成功范例,所取得的成果可为世界其它濒危鲸类或水生哺乳动物的保护提供借鉴。

    [阅读全文]

  • 保护区紧急救援16万只越冬候鸟

    [内容预览]

    | 2008-2-2 9:22:57
    本报2月1日讯(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蒋勇)东洞庭湖湿地冰天雪地,苔草冻结,草根硬如铁石,越冬候鸟面临生存危机。连日来,保护区工作人员通过投食、破冰、扫雪,为越冬候鸟提供一片生存空间。  据考察,今年来这里越冬的鸟类达180余种,共16万多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  至2月1日,湿地核心区的冰层厚度达8至10厘米,冰层上还覆盖着一层雪

    [阅读全文]

  • “水中大熊猫”四年不见影灭绝了?

    [内容预览]

    | 2008-1-30 23:45:14
    长江水域的白鲟等大批珍稀鱼类濒临灭绝,全省天然水域春季禁渔行动后天开始   早报讯(记者肖莹佩)长江宜宾水域的白鲟已有四年不见踪影,大批珍稀鱼类濒临灭绝,长江渔业资源保护形势严峻。昨(29)日召开的四川省天然水域春季禁渔工作动员会上,省水产局渔政处副处长张志英说,造成渔业资源的危机除了水电大坝工程建设影响外,近年来水污染加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张志英介绍,白鲟是世界现存的两种鲟之一,被誉为“水中

    [阅读全文]

76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