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专家:箭竹未大面积开花未对大熊猫生存造成威胁

    [内容预览]

    | 2007-11-29 10:11:10
    中新社成都十一月二十八日电 (记者 肖龙联)中国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今天说,竹子开花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四川省箭竹并未大面积开花,对大熊猫的生存并未构成大的威胁,不要将自然界很正常的生物现象误读或夸大,以免在国外闹出笑话。今年七十八岁的胡锦矗现在西华师范大学任硕士生导师,为中国最著名的资深大熊猫研究保护专家,今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中国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自然保护贡献奖”。

    [阅读全文]

  • 国家林业局:全国发现48处华南虎存在可疑痕迹

    [内容预览]

    | 2007-11-29 9:55:39
    CCTV.com消息:11月28日14点30分,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曹清尧做客央视国际就“我们离生态文明还有多远”进行访谈。在谈到华南虎事件时,曹清尧表示,1999年到2000年,国家林业局组织过一次全国野生华南虎的普查,只是调查到全国有48处可疑华南虎存在的痕迹,但是没有更多的数据表明华南虎存在的状况,所以得到陕西报告华南虎这个状况,国家林业局非常重视。  华南虎照片  曹清尧说,为了证明华

    [阅读全文]

  • 对鄱阳湖候鸟迁徙和生态习性进行研究

    [内容预览]

    | 2007-11-24 8:29:36
    据新华社南昌11月23日电(记者林艳兴)为充分发挥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和中科院网络中心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决定,合作开展鄱阳湖候鸟迁徙和生态习性的研究。  据介绍,这项联合研究的内容包括运用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开展候鸟迁徙路线研究,实时、精确、完整地掌握候鸟迁徙相关数据;建设视频监控网络,利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

    [阅读全文]

  • 发动群众保护藏羚羊 可可西里有专业义务宣传保护员

    [内容预览]

    | 2007-11-21 8:25:18
    青海新闻网讯 2007年11月11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诞生两周年纪念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举办系列庆祝活动的同时,加大发动群众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并对藏羚羊义务宣传保护员实施专业培训。  据了解,经过几年的时间,可可西里管理局已经从保护区周边牧民群众中发展了72名义务宣传保护员,在保护区社区共管和保护、宣传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日前,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生态文

    [阅读全文]

  • 连天鹅都知道了

    [内容预览]

    | 2007-11-21 8:17:36
    望远镜镜头中的白琵鹭  “你们快来看看,现在黄河湿地的河心岛上又飞来28只白天鹅,正在岛上嬉戏。”19日下午,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的赵世浩给记者打来电话,从他急切的语气中,记者听出那份欣喜。赵世浩说,这是继18日在湿地见到93只大天鹅后,连续第二天见到了成群的天鹅。“我们还见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它比白天鹅还要珍贵。”晚报记者 徐富盈/文 张翼飞/图   又见天鹅  “那天我们看到近

    [阅读全文]

  • 专家呼吁:我国野生稻正大面积消失急需加大保护

    [内容预览]

    | 2007-11-21 8:09:14
    新华社讯调查显示,作为我国野生稻资源最丰富的广东和海南,普通野生稻的1182个分布点已消失了80%。   日前,在海口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野生稻大会上,著名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说,野生稻是解决人类未来粮食安全的一种物质保证,如果野生稻在袁隆平利用它之前就消失的话,那么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两个高产杂交水稻。   普查表明,中国的3种野生稻———疣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

    [阅读全文]

  • 千只天鹅栖息荣成

    [内容预览]

    | 2007-11-20 10:41:52
       日前,成群的天鹅在山东荣成天鹅湖栖息。自10月下旬起,已有1800多只天鹅陆续飞到山东威海的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新华社发(于启波摄)

    [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改善 30万水鸟青睐郑州黄河湿地

    [内容预览]

    | 2007-11-20 8:37:24
        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20日讯  中原网-郑州日报报道:( 记者刘俊礼文许大桥图 )11月18日,郑州黄河湿地迎来了90多只越冬大天鹅。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与往年相比,大天鹅“作客”黄河湿地的时间提前了近15天。     11月18日,记者在郑州黄河湿地花园口段发现分布区域十分狭窄的黄嘴白鹭,通过高倍望远镜看

    [阅读全文]

  • 广东发现“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内容预览]

    | 2007-11-20 8:30:57
    这就是高华业无意中拍摄到的海南虎斑 ,全国有记录在案的海南虎斑 数量不到两百只,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图片由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顶山管理处提供)  “有两个大大的眼睛盯着我”  今年5月30日,对于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顶山管理处的科研人员高华业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只十分珍贵的野外栖息于树上的海南虎斑开鸟。  昨日,老高谈起当初的世纪偶遇,兴奋表情仍溢于言表,他向

    [阅读全文]

  • 特写:朱鹮——中日友好的象征

    [内容预览]

    | 2007-11-20 0:35:53
         新华网日本佐渡11月19日电(记者 倪红梅)一对从中国远道而来的珍稀鸟类朱鹮“华阳”和“溢水”19日抵达它们在日本的新家,为日本人工繁育朱鹮和促进中日友好再添动力。 这是一只人工繁殖出的小朱鹮(2001年4月8日摄)。    在这对4岁朱鹮的新家——新潟县佐渡市朱鹮保护中心,日本工作人员拿着写有“华

    [阅读全文]

  • 徐州云龙湖近日惊现罕见的白天鹅群

    [内容预览]

    | 2007-11-19 14:54:39
    中新江苏网十一月十九日电:近日,徐州市云龙湖西湖飞来了近百只正在湖面上翩翩起舞的小天鹅后。徐州野生动物保护站郭站长告诉记者,这是近二十年来,在云龙湖还是首次观察到如此数量的小天鹅。  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冯照军教授表示,天鹅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以其忠贞的爱情和极强的家庭观广为人知,更有诗人用“雌雄一旦分,哀声留海曲”、“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来形容这些美丽鸟儿的深情重义。  郭站长通过高倍望

    [阅读全文]

  • 陕西一对朱鹮东渡日本

    [内容预览]

    | 2007-11-19 0:08:08
  • 北京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

    [内容预览]

    | 2007-11-17 7:55:58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刘浦泉)半个多月前,从北京门头沟顺着西山山脉支线山沟觅食而来的两只野猪,在近郊海淀区北安河乡军庄路被一辆汽车撞死。北京野生动物保护状况到底如何?记者日前为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王增年介绍,野猪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撞死的两只野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北京近郊发现。“野猪重现北京近郊,不仅说明北京生态环境改善,也反映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取得成

    [阅读全文]

  • 放流百万中华鲟难敌长江水污染

    [内容预览]

    | 2007-11-15 23:05:16
    11月3日,本年度首批人工繁殖的10万尾中华鲟在葛洲坝中华鲟研究所顺利出世,等这些幼苗长成10-30厘米之后,它们将会被顺利地放养在长江中。从1981年葛洲坝大江截流,中华鲟在长江便失去了产卵繁殖场并开始人工繁殖至今,研究人员先后培育并放流的中华鲟幼苗已达上百万尾,不少人已经开始认为,长江中华鲟种群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然而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却认为,目前的人工繁育根本敌不过长江水环境变

    [阅读全文]

  • 上千只大天鹅飞来越冬 冬日青海湖成"天鹅湖"

    [内容预览]

    | 2007-11-14 15:20:33
    这是在青海湖冰面上休息的大天鹅(11月13日摄)。  入冬以来,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引来上千只越冬大天鹅。它们栖息在鸟岛、泉湾等相对温暖的水域,使冬日的青海湖成为生机盎然的“天鹅湖”。  新华社记者嘎玛摄

    [阅读全文]

  • 既护大熊猫领地 又保众山民经济

    [内容预览]

    | 2007-11-14 15:10:56
    本报讯 为保护栖息在岷山山系的大熊猫,当地山民正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组织下发展替代生计,以减少传统生存方式对保护区自然环境的破坏。   WWF中国分会成都项目办公室主任凌林说,自10月底开始的一个月内,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沟口乡乡民种植的15万吨花椒将出现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21个城市的72家家乐福门店,以增加大熊猫栖息地居民的收入。   WWF明年还将启动“植物、人和景观”

    [阅读全文]

  • 王亚民:谁在向大型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伸出黑手

    [内容预览]

    | 2007-11-14 10:09:28
    王亚民 王丽娟王亚民 博士,世界自然保护同盟鲨鱼专家组委员,1991年~2006年在农业部渔业局等部门从事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近来,大型濒危水生动物屡逢劫难:中华鲟葬身长江口、白鱀豚难在野外觅踪、大型鲸、豚类和海洋鱼类落难滩涂……大型水生动物“落难者”名单上,包括鲸鲨、中华鲟、斑海豹、鲸豚类等,全部属于国际或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前几年,长江白鱀豚未灭绝之前,也和这些动物

    [阅读全文]

  • 新疆普氏野马繁衍旺盛野生家族

    [内容预览]

    | 2007-11-13 10:01:36
    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3日电(记者李晓玲 高帆)经过六年的野放生活,曾经流离失所的普氏野马在它们的故乡——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普氏野马野生种群。  记者近日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采访时了解到,自2001年8月首次放野以来,已经有三批共55匹野马自由驰骋在“原生地”的戈壁荒漠上,野放野马的种群开始不断扩大,孕育在野外的第二代、第三代小马驹开始陆续诞生在野外。  新疆野马

    [阅读全文]

  • 红嘴鸥飞抵昆明越冬

    [内容预览]

    | 2007-11-12 11:01:09
         11月11日,一个女孩在滇池草海大堤喂食红嘴鸥。当日,飞抵昆明越冬的红嘴鸥已达数千只,这是生长在西伯利亚的红嘴鸥自1985年以来连续22年飞抵昆明越冬。新华社记者邹峥摄

    [阅读全文]

  • 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德保苏铁回归自然

    [内容预览]

    | 2007-11-11 8:58:08
    中新社深圳十一月十日电 (记者 赵胜玉)中国德保苏铁回归自然项目启动今天在此间正式启动。  据悉,中国目前已经基本摸清了德保苏铁的繁育机理,并在种源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经过专家论证,现已经具备德保苏铁植物回归自然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指出,德保苏铁回归自然工作的正式启动,标志着中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已经从单纯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阶段发展到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以迁地保护

    [阅读全文]

76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