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我国成功恢复世界唯一麋鹿野生种群

    [内容预览]

    | 2008-11-2 10:39:51
    晨报记者杨育才报道 截至2008年产仔期结束,我国野外麋鹿种群数量已经达到118头,并已经与我国南黄海湿地生态系统融为一体。昨天上午,记者从“中国大丰第六届国际麋鹿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野生麋鹿种群恢复工程在江苏省大丰市获得成功,这也是100年来世界上唯一一个野生麋鹿种群。目前,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内共有麋鹿1000多头,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

    [阅读全文]

  • 广东丹霞山动植物科学考察发现一批新记录物种

    [内容预览]

    | 2008-11-2 10:07:58
    中新社韶关十月三十一日电 (冯昶 郭世明)为期一年的广东丹霞山动植物科学考察成果颇丰,不但基本摸清了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的家底,而且发现了一批新记录物种。三十日至三十一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多所大学及科研所的专家教授组成评审团,对这一成果进行了评审,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此举为丹霞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持。丹霞山总面积二百九十二平方公里,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三百八十多座,整个山区保存

    [阅读全文]

  •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接收第一批英国种子

    [内容预览]

    | 2008-11-1 19:57:31
        新华网昆明11月1日电(记者 李怀岩)根据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的关于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的合作协议,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日前正式接收来自英国丘园千年种子库的第一批种子。此举标志着中国西南种质资源库的种子保存设施经过试运行阶段后正式启用。     作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

    [阅读全文]

  • 《雪天鹅》获第44届国际野生动植物摄影大赛单项奖第一名

    [内容预览]

    | 2008-11-1 19:40:59
        新华网伦敦10月31日电(记者马桂花)中国摄影师朱永康的摄影作品《雪天鹅》在第44届国际野生动植物摄影大赛中获得“环境中的动物”类别第一名,《雪天鹅》与其他获奖作品一起于31日起在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对外展出。     朱永康来自中国江苏省无锡市。《雪天鹅》拍摄于山东省荣成天鹅湖自然保护区,那里的冬季相当寒冷

    [阅读全文]

  • 未来气候变化将逼大熊猫由东南向西北“搬家”?

    [内容预览]

    | 2008-11-1 16:16:15
        中英专家关注“大熊猫危机”     大熊猫栖息地越来越热,气候变化愈渐明显,是否会影响竹子的生长?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的生存之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昨日,由英国领事馆、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校联合举办的“大熊猫危机”——气候变化对大熊猫和四川经济的影响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与会专家分别就大熊猫栖息地气候变化、生存环境研究结果

    [阅读全文]

  • 长江四大家鱼“香火”难续 专家建议设立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8-11-1 16:08:26
    中新网宜昌10月31日电 (全安华 刘涛)受过度捕捞、水污染、航运、桥梁以及洄游通道等因素影响,长江四大家鱼鱼苗资源处于衰退之中。29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陈大庆表示,四大家鱼资源的持续衰退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建议尽早设立保护区。  当日,陈大庆在“三峡工程与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国际研讨会”上发言时说,1997年至2003年湖北监利断面家鱼径流量就呈急速下降趋势,鱼苗资

    [阅读全文]

  • 亚洲首个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昆明正式启用

    [内容预览]

    | 2008-10-31 9:14:00
    中新社昆明十月三十日电 记者今日从云南省有关部门获悉,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十月二十九日在昆明正式启用。该库作为亚洲首个种质资源库,将为中国乃至世界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总投资一点四八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约七千平方米,八十亩园区内建设有种子库、植物离体库、微生物库、动物种质资源库、DNA库和信息中心。目前,该资源库已收集了两万份种质,经过鉴定的植物物种约

    [阅读全文]

  • 野保中心的"常住居民" 不能放生的外来物种

    [内容预览]

    | 2008-10-28 7:19:26
     非洲冠鹤  人工饲养野鸭      黑天鹅在野保中心过着舒适的笼中生活,等待“家人”的认领,是走失?是遗弃?主人没来,它的身世将一直是个谜。     猴子是这里的老居民了。由于从小由人饲养,它们已没有觅食的本领,放生后很难被猴群接受。所以,它们此生永远无法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

    [阅读全文]

  • 08年出生的首对大熊猫双胞胎 迎来"百日"

    [内容预览]

    | 2008-10-28 7:16:32
     图为饲养员将双胞胎平平安安抱到育幼室体检  图为双胞胎平平(左)安安(右)在玩耍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大熊猫“帼帼”已经怀孕110余天,5月24日“帼帼”被安全转移至碧峰峡基地,7月6日“帼帼”顺利产下一对龙凤胎。这对龙凤胎大熊猫成为2008年出生的全球首对大熊猫双胞胎。为给这对不平凡的熊猫宝宝取一个有

    [阅读全文]

  • 人类成野生物种最大杀手

    [内容预览]

    | 2008-10-27 9:52:00
        英国媒体26日援引即将发表的联合国报告说,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导致过去35年中野生动植物种类减少接近30%,成为自恐龙灭绝以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说,这一报告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委托撰写。报告写道,1970年至2005年,世界陆生物种数量减少25%,海生物种数量 减少28%,淡水物

    [阅读全文]

  • 震后卧龙成功繁育成活大熊猫13仔

    [内容预览]

    | 2008-10-27 9:00:18
    10月24日,刚刚满100天的大熊猫“平平”“安安”和妈妈“帼帼”在一起。“平平”“安安”是今年全球最早出生的大熊猫,也是今年全球首对双胞胎大熊猫。  “5·12”汶川地震后,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受到严重影响。中心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将在3月至5月间在卧龙完成发情配种的大熊猫妈妈全部转移到该中心的雅安碧峰峡基地。从7月6日至今,除两只大熊猫妈妈因地震中受到极度惊吓流产外,其余大熊猫妈妈共产

    [阅读全文]

  • 海南首次成功人工繁育黑叶猴 小猴身体健康

    [内容预览]

    | 2008-10-24 11:09:06
        10月5日,海南省海口市金牛岭动物园成功繁育出一只黑叶猴幼仔,这是海南省首次人工繁育成功黑叶猴。  10月23日,黑叶猴妈妈抱着刚出生半个月的宝宝。  这是刚出生半个月的黑叶猴宝宝(10月23日摄)。     10月5日,海南省海口市金牛岭动物园成功繁育出一只黑叶猴幼仔,这是海南省

    [阅读全文]

  • 重庆地区发现"狗豹子" 其林业部门称可能是灰虎

    [内容预览]

    | 2008-10-22 15:57:02
        “从村民描述来看,可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虎!”昨天、大足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谢先生称,在大足天宝附近有人目击“狗豹子”的消息经本报报道后,他们翻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村民所指“黄色大狗”不是云豹,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虎。     谢先生称,“狗豹子”其实是一种老虎家族的大型猫科动物,它的学名叫“灰虎”,属国家

    [阅读全文]

  • 斥资近4000万元保护"鸟的天堂"

    [内容预览]

    | 2008-10-22 8:21:23
    本报讯(记者李淑丽)今年年初秦市斥资近4000万元启动了北戴河三角地湿地恢复工程,通过拆除临时建筑,取缔水产、畜牧养殖,栽种植被等工程,对湿地的生态景观、林地、水系、水质等进行恢复治理。  北戴河被誉为“世界四大观鸟地之一”,北戴河的三角地湿地是最受鸟儿青睐的“驿站”之一,每年约有数百万只候鸟途经这里觅食、休憩,还有数量可观的夏候鸟和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然而,自1984年以来,这里变成了养虾池和奶

    [阅读全文]

  • 可可西里卓乃湖发现通体白色小藏羚羊

    [内容预览]

    | 2008-10-22 8:17:40
    人民网西宁10月21日电 近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卓乃湖附近发现一只通体白色的小藏羚羊,实属罕见。  据了解,卓乃湖位于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各种野生动物集中分布的区域。这只白色的小藏羚羊尚处于幼年,通体白色非常显眼。可可西里保护区工作人员及时拍摄保存了白色藏羚羊的录像。白色藏羚十分罕见,正常情况下,藏羚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

    [阅读全文]

  • 获救小象成功"戒毒" 回西双版纳野象谷过冬

    [内容预览]

    | 2008-10-20 17:51:14
     10月19日,成功“戒毒”的小象“西光”在饲养员的引导下走出象苑。    当日,3年前被云南省德宏州森林公安成功解救的5头亚洲小象,前往西双版纳野象谷过冬。这5头小象在破获的全国最大的一起野生动物亚洲象活体走私案中被解救,其中包括曾经被走私分子用毒品控制的小象“西光”。此后,5头小象被寄养在海南省海口市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秦皇岛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海

    [阅读全文]

  • 罕见珍稀植物毛蕊三角车 惊现云南轿子雪山

    [内容预览]

    | 2008-10-19 8:28:29
        记者今日从轿子雪山综合科学考察团获悉,日前该考察团在轿子雪山上考察时采集到一份仅有一朵花的标本,难以鉴定。上周考察团专门再次返回发现地,采集到更多的有花有果的标本,经鉴定是罕见的毛蕊三角车。据悉,这种罕见的珍稀植物在中国已有近三十年没有“现身”过。     据考察团专家介绍,此次在轿子雪山保护区普渡河边发现的毛蕊三角车是

    [阅读全文]

  • 我国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 灾后诞生十三个新生命

    [内容预览]

    | 2008-10-19 8:25:25
        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德生今天在此间介绍说,汶川大地震对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大熊猫繁殖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有两只今年参加繁殖的大熊猫流产。截至目前,该中心今年共繁殖大熊猫九胎十四仔,成活十三仔。     李德生说,汶川大地震前,卧龙圏养大熊猫共六十三只,地震导致大熊猫“毛毛”被压死,“小小”失踪。地

    [阅读全文]

  • 西伯利亚海鸥在昆明越冬 政府拨30万专款保护

    [内容预览]

    | 2008-10-18 15:07:27
    中新社昆明十月十七日电 (杨洋 史广林)“红嘴鸥又来了,周末一起去草海边看海鸥。”这是最近几天让此间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近几日,滇池边出现了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越冬的海鸥的身影,昆明又一次迎来人鸥同欢的浪漫约会。昆明市鸟类协会副秘书长杨明说:“这是今年冬天第一批飞抵滇池越冬的海鸥,大约有二百多只,其中有一些是幼鸟,幼鸟的出现证明这批海鸥是刚刚迁徙而来的,不是今年初海鸥走时留下来的那批老弱海鸥。”杨明

    [阅读全文]

  • 新疆加大保护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力度

    [内容预览]

    | 2008-10-14 8:40:17
     资料图:新疆北鲵,俗名“娃娃鱼”,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 中新社发 张艳新 摄9月9日,由人工繁育的20万尾新疆扁吻鱼幼苗在新疆拜城县克孜尔水库被放养。此放养的20万尾扁吻鱼鱼苗,是今年5月初经新疆水产科学研究所和阿克苏地区水利局渔政科研人员精心观察、挑选、受精、催产,11尾扁吻鱼种鱼产下59.2多万受精卵人工繁殖取得的历史性成果。 中新社发 崔玉永 摄中新社乌鲁木齐十月十三日电 (记者

    [阅读全文]

775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