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正文

中国:必须科学利用水资源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自然与生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13
  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一直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难点,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成了中国无法回避的世纪挑战。

  多方缺水,全面告急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虽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除了水资源的不足外,我国水资源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分布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相差十分悬殊。南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片和西南诸河四个流域片的耕地面积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6.59%,但水资源占有量却占全国总量的81%,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6倍,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2.2倍。而北方的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四个流域片耕地很多,人口密度也不低,但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总量的1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9%,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15%。因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和城市缺水现象十分严重。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季际变化也很大,因而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汛期四个月左右的径流量占据了全年降雨量的60%—80%,集中程度超过欧美大陆,与印度相似。这就导致了年内的分布不均,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情形,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的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农业缺水和城市缺水是中国缺水的两大主要表现。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绝大部分。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2%,近一半的耕地得不到灌溉,其中位于北方的灌溉耕地约占72%。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缺水最多:西北地区缺水量也不少,而且区内大部分地区为黄土高原,人烟稀少,改善灌溉系统的难度较大:宁夏、内蒙古的沿黄灌区以及汉中盆地、河西走廊一带,则急需扩大灌溉面积。

  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城市缺水在中国表现得十分尖锐。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已达300余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

  “水荒”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头号大敌。

  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除了水资源的天生短缺外,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的1.2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用水量却逐年递增,速度惊人。1949年总用水量仅为1030亿立方米,1980年为4437亿立方米,2004年增长到5548亿立方米。目前我国的用水量大约是10条黄河的水量。

  更让人忧心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的现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象。

  农业用水效率方面,全国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约为1公斤,而世界上先进水平的国家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达到2.5—3.0公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农业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而一些发达国家,节水灌溉面积比例都达到了80%以上。

  同样,我国工业用水也存在着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程度较低、用水工艺落后、用水效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我国200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96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60%~65%。国外发达国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却一般都在5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80%~85%以上。

  生活用水方面,公众节水意识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城市生活用水的数量虽然远远低于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但生活用水中人们对水资源的毫不吝惜和肆无忌惮的浪费却与前两者相差不大。据统计,北京市仅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

  开采过度,大量污染

  在我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中,有70%来自于地下,由于人口增长及对水的要求增高,也增加了对地下水的压力。许多地区,地下水正在被过度汲取,有些地区更是变本加厉,其后果就是引起水位降低,造成土地塌陷,盐水被引入淡水水源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

  目前我国有50多个城市发生了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引发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沉降面积达到9.4万平方公里。许多地区出现了农业、工业争夺地下水资源的状况,“井越打越深,泵越换越大,钱越花越多,水越抽越少”是这些地区普遍存在问题。

  陕西西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由于几个世纪以来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古城西安正面临着危重的沉陷危机,西安著名的景点大雁塔,从16世纪初开始就向西北方向发生了倾斜,到1996年,大雁塔的倾斜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1010毫米,经过各级部门近10年的抢救,大雁塔倾斜的势头得到了遏止,但它现在的倾斜幅度依然超过了1米。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不合理用水以及污染加剧,中国的水质性缺水问题也日趋严重,造成了很多地区“有水不能喝”的荒唐景象。

  黄浦江穿城而过,紧贴长江与东海的上海,一直享有“东方水都”的美名,然而,它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与中国北方一些城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不同,上海有水,但缺的是好水。尽管上海的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地表水资源的20%。

  黄浦江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上海市民80%的饮用水来自黄浦江。尽管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黄浦江环境整治力度,但“隐形”污染依然触目惊心。目前,每天仍有数百万吨废污水排入黄浦江,一年则高达20亿吨,比全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径流量还多,致使黄浦江及其支流的水质终年维持在Ⅲ类至V类之间(国家规定饮用水水源水质必须在Ⅱ类水以上),这已经给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形成较大压力。由于黄浦江取水量的不断增加,而上游来水不足以稀释排入的污水,影响到黄浦江的自净能力,加重了水质污染程度。同时,又因黄浦江是潮汐型河流,咸潮入侵更使得黄浦江下游污水上溯,对城区的水厂取水口造成极大威胁。

  根据环境部门对全国河流、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由于近年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原因,我国主要水系的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003年,我国7大水系污染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

  节水建设,刻不容缓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其意义和深远影响不亚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国家水利部部长汪恕成一直强调这个观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部门已正式出台《“十一五”时期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目标确定,到2010年中国万元GDP用水量必须降低20%。据水利部透露,一系列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举措正逐步展开。“十一五”时期,内地将建设100个全国节水型社会试点,总结和推广一批有代表性的试点经验。原则上每个省区市都建设一到两个全国试点,以带动各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开展。

  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通过五大途径来确保节水型社会取得明显成效:明晰初始水权;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与微观定额两套指标体系;综合采用法律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行政措施、科技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制定用水权交易市场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用水户参与管理。

  我们相信,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节水”将成为中国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