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原创]延安生态环境建设的成绩、问题和对策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创]延安生态环境建设的成绩、问题和对策
http://www.eedu.org.cn    作者:张怀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12



  根据以上分析论述,我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要实现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重目标,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总结退耕封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以县级为基本单位的工程规划。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杜绝边建设边破坏问题。
二要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技服务水平。科学技术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动力,是深化和提高植被恢复重建的有力保障。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工作的技术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切实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贯穿到生态环境建设这项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上。在基础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上,围绕强化职能,增强服务的目标,充实和完善县区农技站、林业站、畜牧站等技术服务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推进服务创新,发挥好科技服务功能,形成上下协调,功能齐全的技术服务体系。对于退耕还林、植被恢复中的关键问题,要组织专家教授进行分析论证和科技攻关。同时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队伍,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增强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草种,科学合理地确定林草营造模式,灵活选用各种抗旱造林种草技术。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工作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三要发展壮大农村主导产业,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消除不稳固因素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以工业反哺农业,以退耕还林促进产业开发,培育和壮大农村主导产业,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林果业开发要加强产后商品化处理,提高贮运加工水平,增加附加值。要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草畜业开发要树立以草为业的思想,大力开展人工种草、退耕还草工作,合理调整林草结构,把建设生态草与发展商品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山绿、畜旺、人富的目标。棚栽业在巩固提高现有规模和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增加反季节蔬菜瓜果花卉的新、特、鲜、优品种,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发展主导产业,要坚持基地建设与市场开发同步推进,制定落实优惠扶持政策,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村主导产业成为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长期保障。

  四要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对石油、煤炭等采矿企业,要严格规范其生产作业行为,强化监督执法力度。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采矿。开发要选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期、区域和方式,把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各矿业生产单位必须落实生态保护的措施,工作要做实做细。已造成破坏的,开发者必须限期恢复。已停止采矿或关闭的矿山、坑口,必须及时做好土地复垦。

  五要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环境法律观念。通过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市民、农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延安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逐步建立公众参与制度,认真执行公众举报、听证和信访制度,疏通人民群众关心环境的渠道,鼓励群众自觉参加保护环境的行动。要进一步健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各项法规制度。同时切实执行国家《水土保护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等法律。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执行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


作者单位:延安市委党校党建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联系电话:09112381922
          13379532157

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生态即生命
    中国生态与环境动态监测网络
    绿色乡恋
    做大“绿”文章 造福百姓改善
    讲生态就要讲自然力
    关注我们的生态:荒漠攻守
    关注我们的生态:森林枯荣
    积极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
    维护人口生态共建“幸福社会
    赵学敏:钟情绿色中国的美丽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