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动的中国城镇化进程

清华大学发布城镇化全国大型入户调查数据
作者:叶晓婷    文章来源:环境与生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4
  2013年10月27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在北京文津国际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有关中国城镇化大型入户调查的数据发布。这次通过大型入户调查取得的数据,含有不少的信息亮点。此次中国城镇化调查,是清华大学自恢复文科院校以来的首次大规模的全国代表性入户抽样调查,样本覆盖了中国大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自2009年11月成立时,即开始启动“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研究”项目,着手中国城镇化调查的各项工作。
  
  分析城镇化对个体的影响
  
  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发布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其中,新型城镇化又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作为未来20年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扩展内需的增长点,目前的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到关键性的历史阶段。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担任数据发布的主讲人。他强调说,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中国城镇化的具体过程,包括农村的土地情况、留守人口的状况、在地农民的进城意愿、流动人口的留城形势以及流动人口在城镇社区中的社会融合状况。
  此次调查还关注了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对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对人们社会经济地位、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对儿童认知能力与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群体、不同历史时期的迁移和流动模式的差异等。
  
  
  我国户籍城镇化率不到三成

非农户籍比例(人口普查)


  
  相比于媒体上流传的中国近52%的城镇化率,此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其实非常低,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这一数据不仅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7.7%)吻合,而且显示了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较为连续和稳定的变动趋势。
  调查表明,户籍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束缚农民流动、阻碍人们城镇落户的制度性壁垒,而各地政府在考虑城镇化水平、制定城镇化的推进政策的时候,这一因素往往很少被纳入议事日程。
  1990年我国非农户籍比例是20%,到2010年的比例是27.7%,20年内农转非比例仅仅增长了7.7个百分点。“一边是轰轰烈烈的城镇化发展,征地、拆迁、城区范围的扩大,大规模投资吸纳外来务工、经商人口,而另一边则是近乎停滞的户籍转变。”
  李强教授分析说,过低的户籍城镇化率,表明大量农民工在未取得非农户籍的情况下,已涌向城镇工作、生活,“说明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已经出现实际上的数据失实,这必然导致相关的政策与现实脱节”,不仅仅是城镇化速度落后于工业化速度,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速度,也大大地落后于城镇化速度。针对现场记者有关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李强强调,在改革户籍制度时,应坚持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的解决思路。
  
  城市间人口流动率更大

农业与非农业户籍人口的流动率


  
  清华大学的城镇化调查发现,中国社会当前的这种强流动特征,不仅表现为农民工的流动,城镇社会内部的流动率同样是很高的。调查数据显示,农业户籍人口的流动率为21%,非农户籍人口的流动率达到23.7%。当前中国社会人口流动问题,并非仅仅是农民工的流动。在城镇社会内部,那些来自小城镇、中小城市,拥有非农户籍的人口,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也在大规模地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他们人数众多,几乎占了全部流动人口的1/3。
  “这就提醒我们,市民化政策、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政策,必须分类型对待当前的城市流动人口。比如我们看到的那些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等政策等,有许多是只适应那些原本就是城镇居民的那部分流动人口的,对农民工往往只是一个幻影。”李强院长如是说。政策制定如果不了解这种情况,就可能使本该由来自农村流动人口所分享的利益,落入更具优势的城镇流动人口手上。
  
  征地、拆迁波及16%家庭
  
  调查还发现,征地、拆迁波及16%的家庭,而征地拆迁后提供就业机会和城镇社会保障的比例较低。那么,承包地、宅基地被征,房屋被拆迁后,人们得到的补偿情况又如何呢?清华城镇化调查专门就征地、拆迁后的补偿款、就业安置、城镇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三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询问。总的来讲,房屋拆迁和承包地拆迁获得补偿的比例是较高的,特别是房屋拆迁,只有极少数样本回答说没有获得过补偿款。
  
  逾七成农民工不打算回乡就业
  
  就农村土地处置情况而言,调查发现仅半数农民工还打算耕种自己的承包地。农村本地居民打算以后还自己耕种承包地的比例也下降为79.1%;流动人口中打算以后还由自己耕种承包地的比例仅为47.7%,流动人口的土地代耕比例高于非流动人口。
  就农民工就业和留城意愿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流动打工主体,8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到总数的49.1%。打算再回农村的农民工所占比例比较低,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只有极少数选择回农村就业,逾70%的农民工不打算回乡就业。
  
  八成农民工想在县以上城镇定居

各出生组农民工定居城镇意向选择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大流动的中国城镇化进程
    2013年10月27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在北京文津国际酒…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