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门
- 没有文章
最新推荐
CDM倒逼国内VER市场兴起
发布日期:2010/6/23 8:09:34 作者:李学亮 出处:新浪产权
2003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成立,成为是全球第一个自愿性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的先驱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
芝加哥交易所根据会员基准期的排放和交易所的减排要求,每年向会员配发排放配额,会员可将多余的配额卖出或储存,若会员排放量超过获得的配额总量,则必须通过购买碳金融工具CFI合约来抵消自身排放量。目前,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会员数已从成立之初的13家增加至400多家。
与CDM的遭遇相似,全球VER交易额和单价在最近一年也呈现出下降趋势。生态市场和彭博社新能源财经公司共同完成的《2010全球自愿性碳市场状况报告》的数据表明,2009年全球自愿性碳市场的交易总额为3.82亿美元,与2008年相比下降48%,平均价格为6.4美元/吨,与2008年相比下降13%。
“虽然同是碳,但由于核证体系、评价标准以及开发成本存在差异,CDM项目的碳当量价格要高于VER项目”,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浪产权。
“现在国际上也在探讨CDM和VER的融合问题,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买卖,相互带动并促进碳市场交易活跃”。
同时,《2010全球自愿性碳市场状况报告》的另一组数据或对中国环境交易平台操作VER非常重要,该报告指出,目前位列市场份额前三的自愿减排项目类型分别是垃圾填埋气(31%)、造林/复林(9%)和风电(8%),其他市场份额由14中以上的不同科技类型的项目所瓜分。
“这启示我们操作VER或许可以从前三种类型入手,比如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垃圾填埋问题,造林问题等,这些领域有此需求,大家谈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位环境产权交易平台的负责人这样对新浪产权说。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环境交易所主导开发的自愿减排“熊猫标准”正是首先从农林以及农村沼气等领域入手进行的设计,该标准已经于去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布了1.0版。
中国发展碳市场的几个基础
正如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在本届地坛论坛上所指出的一样,几年前提及碳市场还是很忌讳的,现在至少可以大胆探索了。
“由于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关系到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其受政策制约非常强,这一领域的任何一步恐怕都要跟随政策的发展亦步亦趋”,一位业内专家这样告诉新浪产权。
更为重要的是,低碳经济和碳交易是对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彻底的革命,这就关系到很多基础性数据、标准的设定,而这些在当今的中国恰恰是最为缺少,又是最需要探索的,这也是环境交易平台以及研究机构要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
Vantage Point Venture Partner投资合伙人李峰就指出,碳交易市场的形成需要几个基础。“一是必须有比较清晰、完整的碳足迹的数据库,同时要有碳核算准则,这需要国家权威机构出面组织完成”。
李峰指出,所谓碳足迹数据库,就是要对各种工业产品以及其他产品设定一定个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相当于碳经济时代的度量衡,所以这要求具备统一性和权威性。
“碳核算准则就相当于碳经济时代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可以核定你收入了多少钱、你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多少,最后核定出企业利润等指标,那么碳核算准则就是这么一整套的公式,能够算出一个产品最终应该给它附上多少碳排放量”。
李峰介绍说,其实现在一些产品的标签上就已经有了碳标志,表明生产这个产品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污染物,但是如果没有碳足迹数据库和核算准则,就很难核定碳指标,也就得不出公正的产品碳标签。
有了这两个基础,围绕在这个行业周围的很多商业机会都出现了,“比如碳审计、市场咨询、信息披露等等,这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唐人虎则指出,低碳在中国刚刚起步,碳市场作为碳资源配置的基础市场,未来一定会发挥较大的作用,但目前中国大规模发展还不具备条件。
“但是只要气候变化和化石能源枯竭趋势不可逆转,碳市场就会逐步发展并最终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情况下碳资源配置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