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构建碳交易市场 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发布日期:2011/5/18 22:50:37 作者:郭兆晖 出处:中国经济报告

  碳交易是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的简称。碳交易的交易对象——温室气体排放权本质上是一种金融产品亦即大宗产品期货,因而碳交易市场实际类似石油期货市场亦即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温室气体和金融市场都具有全球性,因此,面对全球性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双重挑战,如何构建具有全球性战略意义的后京都时代的碳交易市场的体系、框架和规则,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全世界有识之士关注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如何构建碳市场,如何设计碳交易运作体系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和争先试验的重大问题。基于此我们中国必须认真对待。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践,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为后京都时代全球碳市场的构画,为通过碳市场的发展进而推动全球经济转型指出一条可行的道路。

  一、充分发挥碳市场的自主性

  碳交易是基于市场的交易形式,如果完全借助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的力量构建必然会背离市场自主性的原意,导致垄断势力在市场的蔓延。因此,要在建立全球协议的框架下,发挥各个国家、区域遏制气候变化的特色,激发各个部门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因此,要发挥企业部门、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在碳市场的作用。

  1.发挥企业部门的作用

  除了全球协议外,还要利用私人部门的减排倡议,如许多大企业以碳中和或低碳经济作为实现其企业责任的一项重要举措。典型的案例是:2007年11月,包括GE、拜耳、BP、陶氏化学、花旗集团、德意志银行等46家作为“国际商业领袖”的企业加入一个名为应对气候变化,简称3C的组织,共同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他们的营业额超过1.8万亿美元,在全球220个国家有450万员工,其中18个企业生产的电力占全球电力供应的15%〜16%。

  2.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

  金融机构保险、信贷、投资、资产管理和财务服务也应构成碳市场重要的一环。目前已经有了较多的范例:高盛如今在清洁能源行业的投入已达10亿美元,从风力发电到乙醇生产,都有涉猎;摩根大通也已投资了17个风力发电厂,并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进军太阳能和地热发电厂;巴菲特经营的哈萨威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了3.85亿美元用于风力发电厂的建设。最近一项报告《公司治理与气候变化:银行业》,研究了全世界40家最大的金融机构,结果表明全球最大的银行正在日益增加研究全球变暖对气候的影响、减少其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向清洁能源项目贷款。该报告历时半年,按照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程度,对全球最大的40家金融机构做了一个榜单,汇丰银行排列榜首,荷兰银行位居第二。总体上看,美国的金融机构排名不如欧洲金融机构,较靠前的有花旗、美国银行,而在次贷危机中破产的雷曼兄弟、贝尔斯登排名最后。可见,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大有可为。

  3.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也应成为碳市场中提供信息、提供分析、提供各种服务的一部分。只有多种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有助于建立有效、灵活的自主性、交互性兼备的碳市场。绿色技术风险资本网络和绿色世界传媒网络是通过网络化的工作方式来参与碳市场的非政府组织的典范。绿色技术风险资本网络创立了清洁技术的投资品种,凭借其会员服务把投资者、管理者、实践先驱、决策者以及企业家带到一起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清洁技术的发展。绿色世界传媒网络则通过旗下的从企业战略、信息发布、成本收益核算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商业与环境资源。

  二、打造碳市场的基础设施

  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包括减排的资金、技术、设备、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与交易系统等及其市场相关服务。打造一整套的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将为碳市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碳市场基础市场的要素

  基于配额的市场是虚拟资本运作的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具体的技术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要求运转良好的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与交易系统。而基于项目的市场是实体资本的市场,特别是在项目开发期极大的依赖于资金、技术、设备。

  一个成熟的碳市场需要处理与排放量交易相关的会计、法律和信息分析等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处理配额和信用额的标准会计准则、证券业、衍生产品以及对冲基金界的透明性。当然为了提供这些服务,还要有相应的人力资源。这些支持了碳交易的可持续价值。

  2. 利用信息化促进碳市场的基础设施的发展

  首先,在碳市场的各个环节上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排放量、配额分配、项目信息等数据库;在交易平台上应进一步使用基于网络的电子交易系统;提供更多的网络信息供公众了解碳市场及专业人士分析碳市场。其次,推动高能耗、高排放的工业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的网络经济转变,工业经济的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和加工工厂的高成本和不灵活在一定程度上被 “网络化”所克服;能源限制和原料高消耗在一定程度上被电子控制系统和部门克服。通过供应链、客户链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缩短减排项目的开发周期。

  3.复制先进碳市场的基础设施

  可以把发达国家已经运行良好的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复制到发展中国家。CDM市场便是把发达国家低碳技术复制到发展中国家的项目中。而今后如果发展中国家也纳入了配额市场,需要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应如何解决?也许,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自我复制的例子:CCX以交易规则、交易平台等网络软硬件入股的形式在中国 “复制”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还在筹划在印度如法炮制。

  三、建立碳市场竞争性连接

  目前世界上有几个分割的碳市场同时存在,包括基于配额、基于项目的资产以及两者以不同程度相互交互的多个市场,还没有构成一个完整的全球市场,因此目前的碳市场还只是由基于配额的市场与基于项目的市场这两个“广域网”构成的“准”全球碳市场网络。

  1.建立碳市场的连接的方式

  有学者把碳市场比作货币市场,把目前碳市场上的各种碳产品成为“通货”, 指出现存的问题是货币间不能自由兑换。这就导致了碳市场运行中的交互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使用统一的全球“货币”,即把所有的碳产品统一为全球唯一的标准化产品;其二是使各种“货币”能够自由无限制的兑换,即使各种碳产品就像汇率市场上的汇价具有一个市场化的兑换机制。前者目前实施有一定难度,而且建立一个完全一体化的基于统一协议、统一硬件软件、统一数据信息的全球市场网络不仅是十分困难的,而且会因为上述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协调各方利益。

  2.保持碳市场竞争性

  扩展全球碳市场的交互性,还需要不同交易体系、市场分块间建立科学的连接并且保持它们各自间的竞争。建立起碳市场之间的更好的连接,有利于把跨部门、区域的减排潜力与需求来源连接起来。更有效的、更有包容性的碳市场会鼓励各国政府和各部门运用更灵活的交易形式来完成艰难的减排目标。当然,既要加强碳市场间的连接,还要保持它们的竞争。

  3.如何建立碳市场竞争性连接

  未来不同的排放交易体系及碳市场分块间的连接会呈增加趋势,但连接的具体形式也要合理解决。总之,对两个系统的双边连接的渴望取决于它们的设计特征与系统参与者的目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主任助理)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