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将逐步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

发布日期:2011/12/9 9:00:41 作者:王颂 出处:中国网

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党委书记熊焰

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党委书记熊焰 今日中国王颂摄影

中国网南非德班12月8日讯 当地时间12月8日上午,德班气候大会“中国角”举办“中国碳交易与低碳转型边会”。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党委书记熊焰就“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实践”发表了主题演讲。

熊焰说,三年前在中国“碳交易”还是个敏感词不适宜在公开场合提及,而今天,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国际认可的市场机制正在被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更多国家所接受,从市场研究层面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2008年迄今,政策和市场巨大变迁的背后,是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深刻变化。

自首届联合国缔约方大会1995年在德国柏林召开至今,已经持续了17届。1997年《京都议定书》正式通过,奠定了近年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和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基础。从2007年的巴厘岛会议开始,历次大会都将“后京都”问题纳入考虑,但是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与会代表只是达成了一项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去年的坎昆会议,各国通过了涵盖公约长期合作行动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谈判主要议题在内的一揽子决议。其中,对于“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森林退化排放和森林保护、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碳储量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以及“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议题分别通过了两项决议。南非德班会议的召开,是对各个与会方临近时限的再一次督促和要求。

熊焰强调,在减排的问题上,按照公约和议定书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得到资金、技术的情况下采取积极的减缓行动。现实情况是,中国没有得到任何资金和技术,但是我们并没有停滞,而是已经采取了减缓行动。

熊焰认为,减少碳排放的途径有多种,市场机制的运用将为我们提高减排的效率、降低其成本、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找到了一条较完美的道路。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及一些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相继承诺其减排目标,碳交易机制将日益完善。

从《京都议定书》建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碳交易的机制开始,中国一直在探索自己的碳交易之路。从单个的CDM项目交易到中国本土的自愿减排交易,从国家出台相关规划到特定行业特定地区碳交易机制的研究。今年以来,中国开展碳交易的步伐明显加快。不久前国务院刚刚审议通过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将利用市场机制,开展碳交易试点,探索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今年11月14日,国家发改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深圳七省市被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并提出2013年中国将全面启动以上区域的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

北京环境交易所成立于2008年8月5日,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的特许经营实体。成立近三年以来,环交所在环境权益交易和低碳经济服务领域不断创新,积极参与中国国内多层次的环境权益市场建设。(今日中国记者王颂 发自德班)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