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亿人的世界,期盼新文明需要新经济
[内容预览]
| 2011/11/5 11:53:18早些时候,根据联合国公布:2011年10月31日是全球第70亿个公民诞生的日子。 70亿“人口时钟”,将在“地球日志”写下不同寻常的一页。所谓“地球第70亿位居民”更多地只是象征性意义,而不具统计学的准确性。但地球人口突破70亿大关敲响的“时钟”,给世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给各国发展与稳定带来的挑战却实实在在,需要全人类妥善应对。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所说,70亿人口这个里程碑“是挑战[阅读全文]
-
中国发布淘汰白炽灯路线图
[内容预览]
| 2011/11/4 17:54:432011年11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 中国是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节能灯、白炽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010年白炽灯产量和国内销量分别为38.5亿只和10.7亿只。据测算,中国[阅读全文]
-
敦促发达国家履行气候变化有关承诺
[内容预览]
| 2011/11/4 9:54:33北京11月3日电 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第九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四国代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重申全力支持南非政府今年年底在德班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履行承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联合声明指出,为了全面、持久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德班会议应按照公平、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取得广泛[阅读全文]
-
中国积极推动绿色矿业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11/4 8:46:01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于清凡):中国今天(3日)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报道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矿业发展道路,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300个以上示范试点绿色矿山,并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是1998年中国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布的全面反映中国矿产资源综合信息的首份报告。主要包括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主要矿产储量状况、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矿产品市[阅读全文]
-
中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提高至30%
[内容预览]
| 2011/11/2 17:35:32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31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说,“十一五”期间,我国共投入各类资金500多亿元,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提高至30%,有的地区超过了50%。 据介绍,2009年,国土资源部颁布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责任机制和监管机制。对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连续3年实施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主要对象的“百矿换新颜[阅读全文]
-
新资源税暂行条例今起实施 原油天然气税率为5%
[内容预览]
| 2011/11/1 8:39:32中新社北京电(记者俞岚)修订后的资源税暂行条例从今天起将在中国全面实施。根据财政部今天公布的实施细则,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将从现行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率为5%。 煤炭等其他五类税目的资源税则沿袭了从量计征的模式,焦煤、稀土矿等的税额标准有所提高。目前,中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盐7个税目。 新公布的《资源税税目税率明细表[阅读全文]
-
财政部公布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内容预览]
| 2011/11/1 8:36:58记者31日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修订了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该实施细则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暂行条例称,资源税的应纳税额,按照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分别以应税产品的销售额乘以纳税人具体适用的比例税率或者以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乘以纳税人具体适用的定额税率计算。 根据上述暂行条例的规定,实施细则明确,所称的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阅读全文]
-
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在京召开
[内容预览]
| 2011/10/31 14:49:10本报讯(记者潘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主办的“国际气候变化科学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云集了多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顶尖专家和领军人物,来自近20个国家的130位外宾和100多位国内代表出席会议。与会各国科学家探讨了气候、水资源及其适应,气候与农业、气候模式研究和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分享了最[阅读全文]
-
中外高校与重庆合作开展三峡库区湿地保护
[内容预览]
| 2011/10/31 14:47:31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大学的专家和国内部分高校学者日前齐聚三峡重庆库区,进行三峡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研讨,并与重庆市开县签署系列协议,合作开展三峡库区湿地研究和保护工作。 记者从重庆三峡水库管理局获悉,三峡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国际研讨会10月24日在开县召开,研讨会主要围绕如何保护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如何进行消落带湿地生态友好型利用;如何建立消落带湿地可[阅读全文]
-
要尽快设立海洋生态基金
[内容预览]
| 2011/10/31 9:20:00在2011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内容屡屡被提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表示:“应尽快建立海洋生态赔偿机制,设立海洋生态基金。”此外,参加高峰论坛的其他专家,也纷纷就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呈现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基本经济生态呈现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这种经济生态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深化。 迟迟未决的“康菲渤海溢油事故[阅读全文]
-
中国积极推进100个援非清洁能源项目实施
[内容预览]
| 2011/10/31 8:33:45新华社杭州10月29日电(记者 段菁菁 王文 许林贵)“中国已开展超过10个援非清洁能源项目,以帮助气候变化最大受害者——非洲,解决气候变化给其带来的多重影响。”29日,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卢沙野在杭州召开的中非智库论坛第一届会议上表示。 “为了提高非洲国家适应气候变化[阅读全文]
-
电监会节能减排十大措施强化电力监管
[内容预览]
| 2011/10/28 14:14:14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十二五”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监管工作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确保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通知》就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监管作出如下部署:加强跨省跨区电力调度交易监管,在电能余缺调剂上取得明显成效。督促电网企业在调度运行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平等对待各市场主体,继续推进节能发电调度。进一步优化电力调度和运行方式[阅读全文]
-
用绿色点亮心灵点亮明天
[内容预览]
| 2011/10/28 9:45:12中国绿色时报10月27日报道(记者:吴兆喆 通讯员:杨淑艳)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数千年来,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也付出了生态恶化、资源紧缺的沉重代价。 在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提高公民生态意识,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走过的30年,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快速高效的行动证明,[阅读全文]
-
中国生态学研究迎来转折点
[内容预览]
| 2011/10/28 8:14:46本报讯(记者成舸 通讯员曾蓓)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湖南省生态学学会承办的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近日在长沙举行。本届年会以“创新生态科学,促进和谐发展”为主题,来自155所高校、96家科研院所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参会。 这是自今年2月份生态学被提升为一级学科后我国生态学界的首次盛会,也是该学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会议。 “这既体现了国家对生态学科的日益重视,也表[阅读全文]
-
中国现行环保标准已达1300项 环保体系初步建立
[内容预览]
| 2011/10/27 11:08:35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现行标准已达1300项。这是记者今天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获悉的。 今天下午,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在物权法、刑法修正案及其他有关法律中也针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开展了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防[阅读全文]
-
“十二五”节能减排方案公布
[内容预览]
| 2011/10/27 9:02:33本报讯(记者王硕)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省(区、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各地区的分担量,并提出“将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环评前置条件”、“对三区六群进行煤炭总量控制”、“实施脱硝电价”等50条政策措施。据了解,目前,各省(区、市)已着手依据各自分担的减排任务制订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意见。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阅读全文]
-
我国草原牧区“生态优先”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内容预览]
| 2011/10/26 21:54:49新华网昆明10月26日电(记者浦超)记者从26日在昆明召开的2011草原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目前国家已经明确了草原牧区要实行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草原牧区“生态优先,减畜、转人、转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十二五”期间是草原保护建设事业的黄金时期。 今年5月,我国正式启动实施草原补奖政策,这项政策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阅读全文]
-
我国继续强化生态保护 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
[内容预览]
| 2011/10/26 21:39:32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赵 超)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5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周生贤说,“十一五”时期我国继续强化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全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 周生贤表示,全国已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2588个,占国土面积的14.9%。实施了沿海地区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中央财政安排40亿元实施[阅读全文]
-
垃圾围城愈演愈烈 29%城市没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内容预览]
| 2011/10/26 21:24:18“受国务院委托,昨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环境保护工作的报告。对环保中存在的几大问题,周生贤描述说“十分艰巨”“依然严重”“比较突出”。今年,有四项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均需超过去年排放基数20%以上,周生贤表示任务“十分艰巨”。 “垃圾围城”愈演愈烈 周生贤表示,目前,损害公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今年1-8月,全国发生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其中9起为血铅事件。 化工[阅读全文]
-
中国成立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加强环境监测
[内容预览]
| 2011/10/25 18:36:33中国环境保护部日前在重庆正式成立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监测委),以推进环境监测技术进步,提高环境监测决策质量。 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在成立大会上说,作为环保部常设的高层次环境监测技术审议咨询机构,监测委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对环境监测的重点工作建言献策,对环境监测的重大决策进行研究论证。 吴晓青表示,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起着支撑决策、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环境监测也是重要的政府公共服务内[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