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推动绿色矿业发展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于清凡):中国今天(3日)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报道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矿业发展道路,力争用3年时间建设300个以上示范试点绿色矿山,并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是1998年中国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布的全面反映中国矿产资源综合信息的首份报告。主要包括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主要矿产储量状况、矿产勘查开发利用、矿产品市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管理、政策要点、地质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等内容。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中指出,中国力争用三年时间建设300个以上的示范试点绿色矿山,引导和带动更多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到2020年,力争大中型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小型矿山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基本形成绿色矿山格局,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山企业与地方和谐发展。
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介绍,四年前中国首次提出绿色矿山的概念,后在山西大同等几个城市进行了试点工作。去年9月召开了以绿色矿山建设为主题的“中国矿业循环经济论坛”,推广交流大同煤矿集团等一批大中型矿山企业成功经验。目前在全国已设立37家试点单位,并积极推广试点经验和模式,探索有效途径引导和带动更多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此外还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张洪涛说:“建立绿色矿山标准体系,鼓励矿山企业树立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促进矿区和谐等社会责任;引导促进矿山企业签订《绿色矿山公约》;31个省(区、市)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促进矿山企业全面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义务和责任。”
中国在走绿色矿业发展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一直是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报告中指出,2001年以来,全国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恢复的资金达500多亿元。过去五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预算129.1亿元。截至目前,全国治理恢复矿山土地面积约49.6万公顷,治理矿山地质灾害5000余处,治理已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2500多处,有效缓解了矿山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另外,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矿山企业将全面履行矿山环境治理义务,实行边开采、边治理,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政府部门也加大了环境监测力度。张洪涛介绍说:“最主要的手段是用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除了影像数据之外还有一系列波谱数据。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对全国矿产地地表环境破坏的监测,基本数据已经完成。现在我们正在分类、规划,要对每一个矿区,特别是大型矿山进行进一步的治理,提出治理的意见。”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绿色矿业助力生态江西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