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生贤:以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内容预览]
| 2010/5/8 15:15:04环境保护部部长 周生贤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就“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以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与大家交流看法。 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性环境问题进一步显现。时至今日,环境问题演变为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外交等密切相关的多层次、多维度、多视角的“世界问题复杂体”。人们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道路[阅读全文]
-
心中的理想城市--世博上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诠释
[内容预览]
| 2010/5/7 9:21:18本次上海世博会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城市与生活的理解。图为摩尔多瓦共和国展馆中央的倒金字塔状视频墙。本报记者 刘新武摄 我们生活在城市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开幕了。 进入世博园如同来到一座崭新的“万国城”。来自世界各地的造型迥异、色彩绚丽、用材不同的建筑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在提醒人们:人类已步入城市化进程,我们生活在城市。 何为城市化?人口学研[阅读全文]
-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内容预览]
| 2010/5/7 9:18:02历史发展的轨迹证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让人类文明迈上一个新台阶。上海世博会首次将人类未来的主要生存地——城市作为主题,提出了新世纪人类必须正视的共同课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从“种子圣殿”英国馆到“拥抱挑战”的美国馆,从“会呼吸”的日本馆到“被装入藤条篮子”的西班牙馆,从“感性城市”法国馆到“消除了城乡差别”的瑞士馆……无不用先进的科技和深厚的文化诉说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充分展示[阅读全文]
-
中国土地退化防治为全球树立典范
[内容预览]
| 2010/5/6 20:38:16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严冰)“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框架下“能力建设项目”总结暨管理和政策支持项目启动大会今天在京举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江泽慧在会上指出,“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及其“能力建设项目”是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干旱区域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中国政府和国际机[阅读全文]
-
上海世博会“绿肺”园林、环保科技处国际前沿
[内容预览]
| 2010/5/5 15:08:38在上海世博园,绚烂夺目的场馆固然吸引眼球,但世博公园、后滩公园等世博园里的“绿肺”,不仅是游客在园内休憩的佳处,更充满了国际前沿的园林、环保科技,同样不容错过。 5月的浦江凉风习习,站在世博公园内,微风拂面,草木芬芳,分外宜人。29公顷的世博公园位于浦东卢浦大桥下,是整个世博园区的中心“绿肺”,也是“生态世博”的名片。 整个公园的绿化理念来自于中国传统的“扇骨”艺术造型,通过大树在不同位置的整[阅读全文]
-
环保部吁征生态补偿费 推动西部生态扶贫
[内容预览]
| 2010/5/5 9:27:47核心提示:此次《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国家发改委牵头部门为西部司,意味着此次生态补偿条例的起草,将更对推动东部向西部地区的生态扶贫。4月底,《生态补偿条例》草案起草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条例》制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不同地区发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强调。环保部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前副主任,现任环保人事司副司长任勇说,生态补偿很重要一点是要确定谁给谁补?首[阅读全文]
-
走看科技世博
[内容预览]
| 2010/5/4 11:01:02城市地球馆内的“蓝色星球”,以大型多媒体无缝拼接投影技术模拟出鸟瞰地球的场景。 日本馆内未来型零排放汽车展示。 德国馆里体现德国工业文明发展脉络的发明档案馆。 俄罗斯馆内的核反应堆模型。 城市未来馆内低碳城市与和谐环境主题模型。 英国馆里安放着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 梦幻般的城市未来场景。 中国馆[阅读全文]
-
“全球科技大学联盟”校长年会在上海举办
[内容预览]
| 2010/5/4 10:09:24新华网上海5月4日电(杨蓓蓓 仇逸)2010年“全球科技大学联盟”(GlobalTech)校长年会及首届学术研讨会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此次研讨会主题为“可持续的城市解决方案”,契合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全球科技大学联盟七大成员大学的校长或其代表出席会议,数十位学者从城市 基础设施、水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nb[阅读全文]
-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
[内容预览]
| 2010/4/30 23:57:414月30日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在黄埔江畔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184天会期中,来自全球各地的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共同探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这是159年来,世博会参展方最多的一次,也是她首次落户发展中国家。 当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及20位外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出席了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的开幕式。历时近两个小时的开幕式,简约、大气、唯美又不[阅读全文]
-
同饮长江水 共迎世博会
[内容预览]
| 2010/4/30 23:48:00记者 李志晖 吴光于 牛琪 4月30日晚的黄浦江畔,来自玉树地震灾区的藏族孤儿代吉文毛和江巴才仁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舞台上,被高高举起。此时,长江之源玉树活动板房教室里观看直播的小伙伴们,用33支红蜡烛摆成了一个心形,向远在3000公里之外的同胞传达吉祥之意。 晚9时许,开幕式进入《致世博》的高潮环节,两位儿童身着传统藏服走上舞台,与有着黄、白、黑肤色的3名小伙伴手拉手,深情相拥,随后与演员们一[阅读全文]
-
上海:今夜为世博喝彩
[内容预览]
| 2010/4/30 23:44:16新华网上海4月30日电 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30日晚款款拉开帷幕,上海这座城市也迎来百年来最美的时刻。大气庄重、异彩纷呈的开幕式,让这里的每个人都为之喝彩。 世博园上南路入口正对着“东方之冠”中国馆,从下午开始,游客和周边居民就开始聚集。开幕式开始后,这里更是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记者在这里遇到当[阅读全文]
-
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工作启动 强调不能"闭门造车"
[内容预览]
| 2010/4/30 9:46:08中国网讯 《生态补偿条例》起草工作启动暨起草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会议26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会议围绕生态补偿立法的重要性、立法的总体思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对下一阶段工作作了部署。会议一致认为,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起草《生态补偿条例》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意义深远。起草领导小组组长、国家[阅读全文]
-
中美市长探讨前行中的“绿色城市”
[内容预览]
| 2010/4/28 22:50:31中新网成都4月28日电 (徐杨祎)受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影响,低碳减排环保节能成为2010年度全球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第六届中美市长峰会中,两国市长在发言和讨论时提到最多的词语当属:“低碳”与“减排”。他们除了带来各自城市在倡导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更结合自身谈起了“低碳减排无小事”。 美丽的伊莱恩·沃克是肯塔基州博林格林市市长,她告诉记者,几乎所有博林格林人都能按照标准分类处理[阅读全文]
-
受玉树地震影响的三江源头得到精心保护
[内容预览]
| 2010/4/26 10:50:09国家和青海省全力保护受到玉树地震影响的“三江源”生态环境和水质,以保证中华民族的三大河流——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水源安全。 玉树是这三大河流的发源地,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和“中华水塔”的美誉。地震给这里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潜在威胁。 地震发生后,青海省的环保部门就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一级响应机制,迅速制定了灾区环境监测预警方案、水污染处置预案、应急监测方案,对灾区饮用水水源地水[阅读全文]
-
中澳合作致力完善湿地管理政策
[内容预览]
| 2010/4/26 10:37:41本报讯 记者贡佳萍 雷姝彦报道 4月21日,中澳环境发展伙伴项目——湿地管理政策、指南与能力建设项目在京启动。项目将在借鉴国际先进湿地保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中国湿地保护管理政策,提高中国湿地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探索中国湿地保护的管理模式,提高中国履行《湿地公约》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促进中澳两国在生态领域合作伙伴关系的持续发展。 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与澳大利亚Kiri-ganai研究所共[阅读全文]
-
全国生态文明高层论坛举行 为十大新闻人物颁奖
[内容预览]
| 2010/4/26 10:28:42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5日讯(记者张少雷) 今日上午,“全国生态文明高层论坛暨2009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十大新闻人物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文台上将、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等领导和获奖嘉宾出席论坛,国内多名环境领域专家学者,30余家媒体总编、社长和50多家媒体的记者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论坛主题为“生态文明的实践”,与会[阅读全文]
-
高污染外资限制引进 “超国民待遇”时代已终结
[内容预览]
| 2010/4/26 10:09:34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外资限制引进 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业内评价“无条件的外资优先时代已结束了” “摆脱资本短缺制约的中国,引资动力已逐渐减弱。外企如不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接受政府的正常监管,继续抱着‘超国民待遇’不放,肯定没有希望。”4月22日,一家知名跨国公司中国区公关总监私下透露,十天前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9号文)是一份标志性文件,意味着“过去那种无条[阅读全文]
-
一条挑战体制的地下管道
[内容预览]
| 2010/4/23 11:45:17城市的地下如果建成共同沟,路面这样被反复开挖的景象就可以被杜绝 中国的城市道路何时可以告别开膛破肚的时代?上海世博园区共同沟的遭遇显示,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利益问题,体制问题,还有眼光问题。 上海极有可能全面铺开一场清理城市地下“血管”的革命。令人生厌的“马路拉链战”——开膛破肚、占道堵路的管线工程,已不再有机会出现在刚刚建成的世博园区,未来这一趋势或将加速在其[阅读全文]
-
除臭风炮喷洒香水 北京垃圾除臭的尴尬
[内容预览]
| 2010/4/23 11:28:19即使用除臭风炮喷洒香水,也没有办法让垃圾变香。但寻找到垃圾处理的适当对策,并非没有可能。 北京正在给阿苏卫垃圾填埋场安装“拦截掩蔽除臭系统”,包括一度被媒体误解为“给垃圾洒香水”的风炮除臭。这个除臭系统并没有让深受垃圾臭味困扰多时的阿苏卫居民兴奋。他们最担心的还不是垃圾臭味,而是即将建垃圾焚烧厂的消息。“如果要让我在闻臭味和二恶英之间选,我肯定选闻臭味。” 特约记者_徐卓君 北京报道今年,北京[阅读全文]
-
玉树对中国为何如此重要?
[内容预览]
| 2010/4/20 11:35:36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属浅源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在玉树县城附近,县城多数土木结构房屋已倒塌,由于时间关系,当地多数人尚未起床,因此造成较为严重的伤亡。截至4月18日15时25分,青海玉树“4•14”地[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