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内容预览]
| 2009/8/13 8:54:56据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发展改革委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草案)》。 会议强调,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人类社会生存和各国发展。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阅读全文]
-
我国积极探索环保新路
[内容预览]
| 2009/8/12 8:05:33本报北京8月11日电 生活在北京的百姓,对于环境有着亲身感受,今年的蓝天多了,空气更好了。这不仅是由于奥运会带给北京的变化,而是呈现于全国的普遍状况。据环境保护部日前提供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环境保护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气象。用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的话说,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阅读全文]
-
环保部将对上市公司进行环保后督察
[内容预览]
| 2009/8/12 7:13:04本报讯(记者夏命群)昨天,记者从环境保护部了解到,该部将对101家上市公司环保问题整改情况等进行后督察,并将适时公布结果。 这101家上市公司都是2007至2008年通过上市环保核查的企业。中石油、中石化、宝山钢铁、国电电力等众多大公司均在后督察名单之列。从现在起到9月底,各公司先进行自查,环境保护部还将对上市公司组织现场抽查和检查。 在解释为何进行环保后督察时,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有关负责人[阅读全文]
-
中科院10机构加盟基地 力助青海湖生态保护
[内容预览]
| 2009/8/12 7:06:04保护青海湖!只为这样一个简单的缘由,中国最高级别的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国最美的湖泊,把科研平台设在了辽阔的青海湖。保护青海湖!只为这样一个深刻的缘由,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坚持引进来发展战略,不断密切与中科院的合作,使青海湖的生态保护沐浴着科技的光芒。高端合作:道路渐行渐宽阔或是历史巧合,或是不谋而合,或是水到渠成。2007年下半年,中科院正式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青海湖[阅读全文]
-
BGCI秘书长撰文:华南植物园处世界领先
[内容预览]
| 2009/8/11 14:30:50植物园在保育全球濒危植物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对野外物种所造成的威胁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植物园的工作变得更加紧迫。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秘书长Sara Oldfield日前撰文指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简称华南植物园)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植物园之一,其工作不仅涉及到植物园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有其独特的方面。 华南植物园占地330公顷,现拥有迁地保护的植物达13000[阅读全文]
-
建筑设计应在环保和节能中发挥引领作用
[内容预览]
| 2009/8/11 8:50:11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杨进欣)9日在当代节能置业集团举办的“德国归来话设计”设计界和媒体交流会上,本次活动策划人和主持人段妍玲女士指出,环保和节能虽然是涉及科技、经济、政治、生态各方面的大课题,但设计理念应该也完全能够发挥引领作用。 面对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两大严峻挑战,人类探索节能环保之路的步伐也[阅读全文]
-
我国科学家首次跨国研究亚马逊热带雨林生态变化
[内容预览]
| 2009/8/10 19:38:10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承担的“中国秘鲁生物多样性合作研究与能力建设合作计划”近日获得中国科学院批准并实施。这将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对南美洲亚马逊地区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综合考察、采集。 据该项目中方负责人葛学军研究员表示,项目将以秘鲁国立农业大学为外国合作方,以秘鲁所在的亚马逊地区热带雨林为基地,对其进行大规模综合考察、采集和研究。同时,中国将邀请秘鲁科研人员访华进行培训、留学[阅读全文]
-
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谈气候变化问题
[内容预览]
| 2009/8/10 12:59:548月9号到14号,巴厘路线图气候变化谈判本年度第三轮磋商即将在波恩举行,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将代表中国参加此轮磋商,于大使昨天向中外媒体介绍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基本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等问题。 于庆泰大使曾是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在2007年9月被任命为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负责组织、参与有关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历时近一个半[阅读全文]
-
中国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工作进展和协调会举行
[内容预览]
| 2009/8/10 12:57:008月3日,由中国林科院承担并主办的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林业适应对策研究”工作进展和协调会在中国林科院举行。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科技司司长魏殿生、资源司司长汪绚,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赵中南以及局科技司计划处和管理司调查处负责人,4位高级咨询专家张新时院士、蒋有绪院士、尹伟伦院士、丁一汇院士出席会议,项目组主要核心专家参加会议。中[阅读全文]
-
多名院士呼吁建立稀土资源储备制度
[内容预览]
| 2009/8/10 11:44:08在8月9日开幕的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等多名院士呼吁我国应尽快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强化稀土资源保护,以夺回国际定价权。 徐光宪说,多年来,由于我国科技界、企业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弱,本来仅在原包头、上海、珠江三个国营稀土厂推广的稀土分离技术迅速扩散,我国的稀土生产能力也迅速达到12万吨至15万吨,超过全球10万吨左右的需求,供求失衡、互相压价导致稀土产品[阅读全文]
-
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实效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
[内容预览]
| 2009/8/6 10:02:33新华网北京8月5日电(记者熊争艳、侯丽军)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5日表示,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效方面,中国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于庆泰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上说,中国已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10%,今年要再完成5%的目标,2010年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中国政府2007年公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到2010年,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阅读全文]
-
我国自愿碳减排第一单交易诞生 成交额27万余元
[内容预览]
| 2009/8/6 10:01:24人民网北京8月5日专电 8月5日,国内自愿碳减排第一单交易达成,来自上海的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出资277699.6元成功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全公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成为第一家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的中国企业。绿色出行碳减排指标来自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美国环保协会和人民网等于2008年共同[阅读全文]
-
为何经济增长了 用电量却下降了
[内容预览]
| 2009/8/4 10:25:19上半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了7.1%,而全社会用电量却下降了2.24%。经济增长与用电下降的反差,社会上质疑较多,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3日发布报告,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是上半年经济增长与用电量下降形成反差的首要原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工业经济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增速明显下滑,而农业生产稳定,第三产业增速相对较快。 上半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第[阅读全文]
-
杨红生小组研制新型海珍礁 将牡蛎壳变废为宝
[内容预览]
| 2009/8/4 8:44:21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红生研究员课题组以牡蛎壳为材料研制成功新型海珍礁,对于刺参的增养殖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与应用推广前景。 该新型海珍礁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城阳永升物资有限公司和山东俚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研发,利用牡蛎壳较大的表面积,为微藻和大型藻类提供的良好的附着基;牡蛎壳所具有的特有空间结构,为刺参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更多的附着空间和遮蔽场所。采用多个以牡蛎壳[阅读全文]
-
青藏高原已成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
[内容预览]
| 2009/8/3 23:25:50新华网北京8月3日电(记者王希 于文静)7月中国西藏地区多个站点出现极端高温事件,对此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于新文表示,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和环境特征,青藏高原已经成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中国气象局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西藏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青藏高原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摄氏度以上,而西藏西部和南部的降水[阅读全文]
-
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通过宣言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内容预览]
| 2009/8/2 17:47:46新华网黑龙江漠河8月2日电(记者王希、梁书斌)正在此间参加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的社会各界代表2日在我国最北县城漠河通过一项宣言,倡议每个公民实践绿色生活方式,树立自然环保的消费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宣言称,生态文明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和[阅读全文]
-
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内容预览]
| 2009/8/2 17:46:10图表:一季度我国单位GDP能耗降低2.89%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江国成、顾瑞珍) 今年上半年,国家在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计划和措施中,始终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内容,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国[阅读全文]
-
“绿水”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水
[内容预览]
| 2009/8/1 8:18:01本报讯(记者唐婷 钱炜)“目前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研究往往更多地考虑‘蓝水’,即来自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资源,而忽视了‘绿水’,即源于降水、存储于土壤并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我们应加强对‘绿水’的研究,提高‘绿水’的利用效率。”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7月29日下午在“全球气候变化下流域综合管理”学术报告会上作报告时指出。 “绿水”的概念最早由瑞典科学家于1[阅读全文]
-
从一盏灯开始的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09/8/1 0:01:24新华社31日播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2009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根据《安排》,中国今年重点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其中特别提到将推广节能灯1.2亿只。这在环保人士、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主任张爽看来,政府推广的不仅仅是一个灯泡,而是将节能减排理念用利民的方式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 31日一早,北京[阅读全文]
-
《昆明宣言》顺利通过 世界人类学界倾听中国声音
[内容预览]
| 2009/7/31 23:55:28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31日宣布通过中国起草的《昆明宣言》。宣言倡导和谐世界、共同繁荣与文化多样性,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首次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被誉为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界“奥林匹克大会”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今日闭幕,国家民委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长杨晶说:“《昆[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